字體大小:

過敏藥物無效怎麼辦?後鼻神經消融手術讓鼻過敏患者重獲新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過敏性鼻炎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疾病,長期的鼻過敏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更可能衍伸睡眠障礙、專注力下降等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數百萬人因過敏性鼻炎求診。傳統治療方式如抗組織胺、鼻噴劑及免疫療法等,然而這些治療方式對部分患者效果有限。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是一種新興的微創治療方式,對於長期受鼻過敏困擾、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是一種值得考慮的選擇。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的原理

後鼻神經負責控制鼻腔分泌與血流調節,與鼻過敏相關的流鼻水、鼻塞及打噴嚏等症狀密切相關。傳統的鼻過敏手術如「翼管神經截斷術」可有效緩解症狀,但因可能引發長期乾眼等副作用,因此接受度不高。

相較之下,後鼻神經消融手術主要針對鼻腔專一的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利用低熱能的無線電波射頻或雷射技術,進行局部燒灼,避免影響淚腺功能,因此可降低術後乾眼的風險。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的臨床效果

研究顯示,後鼻神經消融手術可顯著改善鼻塞、流鼻水、鼻子癢及打噴嚏等症狀。在一項52週的臨床研究中,接受後鼻神經射頻消融手術的患者,其鼻過敏症狀改善了57.6%,且療效可持續至少一年。

此外,該手術對於血管運動性鼻炎(一種無法找出特定過敏原的慢性鼻炎)或因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引起的鼻炎(如老年性鼻炎)也有改善作用。部分研究亦發現,接受此手術的患者,其因過敏導致的耳咽管水腫與中耳積水症狀亦有改善。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的優勢

  • 微創手術,恢復快速:與傳統的鼻過敏手術相比,此手術僅需局部麻醉,術後恢復時間較短,通常可於門診進行,無須住院。
  • 副作用較少:傳統翼管神經截斷術可能導致長期乾眼,而後鼻神經消融手術針對較周邊的神經纖維進行消融,可降低乾眼發生率。
  • 症狀改善顯著且持久:研究顯示,手術後多數患者的鼻塞、流鼻水等症狀明顯緩解,並可持續至少一年。
  • 減少藥物依賴:術後患者使用抗過敏藥物的比例大幅降低,減少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的風險與限制

儘管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相對安全,但仍有一定風險,包括:
  • 術後復發可能:由於此手術僅燒灼而非完全切斷神經,部分患者可能在數年後出現症狀復發。
  • 短期副作用:部分患者術後可能出現短暫的鼻腔不適、鼻乾或輕微疼痛,但通常會在數週內緩解。
  • 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所有鼻炎患者都適合此手術,特別是有嚴重鼻中膈彎曲或其他鼻腔結構異常的患者,可能需要合併其他手術治療。

後鼻神經消融手術為鼻過敏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且微創的治療選擇。臨床研究證實,該手術能顯著改善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且多數患者可減少藥物依賴。然而,手術並非萬靈丹,仍可能有復發風險,因此,建議患者應在耳鼻喉專科醫師評估後,依據個人病情決定是否接受此療法。

參考資料

官方網站_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成立於1998年,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是一個專注於醫療、藥品、保健、養生與生活知識的醫藥健康媒體平台。不僅提供最新的醫藥新聞,更致力於成為民眾的「醫療決策評估夥伴」。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