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耳中風?淺談突發性耳聾

王女士現年50歲,平時並無特殊疾病,某日早上起床發現右耳耳鳴伴隨著輕微的眩暈,但不以為意,直到中午接電話時才發現右耳聽不見,便急忙趕來醫院就診。通常病人的第一句話都是「醫生,我今天突然間聽不到」,常常會有一個很明確的時間點「突然」聽不見。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俗稱耳中風,突發性耳聾的定義是72小時之內出現連續3個頻率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5到20,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0歲到60歲,男女相當,多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

發生突發性耳聾的真正原因不明,有許多可能的致病機轉被提出,最常被提到的原因為病毒感染或血管因子造成的。有一些病患在發病前有些許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內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突發性耳聾易好發季節為秋冬時分,有一些病患則是因為氣候、溫度的突然轉變,導致供應內耳血流的血管血液循環不足,造成聽力障礙,所以有些人稱為「耳中風」。此外有百分之一的機會是小腦橋腦角腫瘤(大部份為聽神經瘤)所造成的,所以聽性腦幹反應異常或重度聽障的病患,可以進一步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來排除此一可能性。此外罹患突發性耳聾的患者,若主訴聽力喪失外,同時又有抱怨改變頭頸部姿勢會引起嚴重的眩暈時,患者也必須接受檢查是否同時罹患「耳石症」。

雖然有一部份的病患不用經過治療便會自己痊癒,但是並沒有辦法判定那些病患會自己好,而那些需要治療才有進步的可能,可是突發性耳聾的最佳治療時間為一個星期內,超過一星期才治療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因此還是會建議盡快住院接受治療。目前第一線用來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藥物為短期內口服大量類固醇來抑制內耳發炎,另一方面配合給予血漿擴張劑(Dextran)及血管擴張劑來幫助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住院的病患約三成聽力有進步的可能。另外對於口服類固醇無效或有糖尿病的病患,也有報告使用耳內注射類固醇或是高壓氧的治療,但是相對來說也有其風險存在。

治療預後和幾項因子有關:延遲接受治療時間愈短(小於一星期)、初診時的聽力喪失程度較輕、高頻損失較低頻少、年紀較輕、沒有昡暈及有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者預後較好。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的急症,其病因雖然不明,但是如果發生的話一定要盡快接受診斷,在黃金期間內(一星期)接受住院治療,還是有聽力進步的可能。王女士經過純音聽力檢查確定為突發性耳聾後,即馬上住院接受類固醇和點滴輸液治療後,幸運的恢復了聽力。


本文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簡禎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