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頭頸癌放射治療的新武器──螺旋刀治療

結合MV電腦斷層與直線加速器
林先生今年五十一歲,是一位國中老師,育有一子一女,平時忙碌於學校教學、家庭生活,除了偶而感冒外,身體尚稱健康。有一天突然摸到右上頸部有一腫塊,起初不以為意,但兩個月後此腫塊逐漸變大變硬,始覺不妙,於是至附近診所求診,診所醫師認為須進一步檢查,再轉診至本院耳鼻喉科。經由鼻咽鏡檢查發現右鼻咽有一突起不正常組織,經由病理切片證實為未分化上皮細胞癌,經由一系列檢查,林先生為鼻咽癌第三期,須接受化學藥物合併放射線治療。林老師在接受為期二個月的螺旋刀(TomoTherapy)的放射線治療後迄今已8個月,腫瘤控制良好,且他的教師及家庭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本院自從96年10月開始使用螺旋刀治療以來,共治療三百多位癌症患者接受此項治療,最常治療的部位以頭頸腫瘤最多,其中又以國人好發的鼻咽癌最多。使用螺旋刀治療比起傳統放射線治療、三度空間順形放射線治療及一般強度調控放射線有那些不一樣的地方呢?一般而言,這些治療都是使用放射線殺死癌細胞,治療原理相似。但是螺旋刀的放射線是像螺旋般旋轉由五十一個角度射出,而傳統的放射線治療是由二至六個角度,於是放射線劑量的分佈就可隨標靶體積的形狀而改變,而有些重要的正常組織或器官的放射線劑量較能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以減輕放射線引起的傷害。

以頭頸癌而言,過去傳統的放射線治療常造成口乾,這是由於唾液腺受到放射線破壞,喪失分泌口水功能,使用螺旋刀可讓正常的唾液腺接受較少劑量。另外,像視神經、聽神經及脊髓神經的保護也會優於傳統放射線治療,但並非螺旋刀就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對放射線敏感的口咽黏膜及皮膚等,在治療過程中仍會有急性副作用,如黏膜潰瘍、皮膚紅斑脫屑、味覺改變、唾液減少、食慾不佳等反應,仍視每個患者的體質差異、照射範圍及劑量而定。

一旦決定要接受螺旋刀治療,醫師會先安排模具固定製作及電腦斷層定位,醫師會根據電腦斷層定位的影像加上近期所做的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正子電腦斷層檢查等等,先影像融合後再根據融合的影像去決定腫瘤體積及正常重要器官藉由電腦複雜的運算過程,做出最適當的治療計劃,讓放射線劑量集中至腫瘤部位,儘量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

一般而言,頭頸癌的螺旋刀治療約需五至八週,每週五次,每日治療約需二十分鐘,治療時須維持固定的體位姿勢,會先做一次電腦斷層,由每次治療前的電腦斷層影像再與治療計劃影像融合,如此更可精準的治療腫瘤。螺旋刀治療雖然好處很多,但並非所有頭頸癌病患皆適合,仍須醫師視每個病患的病情做適當的判斷及決定。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