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家庭快樂方程式 健康媽媽是關鍵

近來從憂鬱症、婦女身心科及更年期門診現況發現,因經濟蕭條接踵而來的精神壓力及諸多重擔同時湧現,造成媽媽情緒困擾增加、誘發更年期症狀提早的傾向!在母親節前夕,有鑒於大環境不景氣帶給媽媽身心的影響,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臺灣婦產身心醫學會、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喜博樂推動小組,以及美國惠氏藥廠共同呼籲關心媽媽的身心健康,提出「家庭快樂方程式=健康媽媽X(健康身心+積極樂觀+家人支持)」,希望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媽媽,都可以活出自信與
健康,才能讓全家人享有幸福快樂!

別讓社會問題壓垮全家身心健康的守門人
現代媽媽的身心健康問題受「生理、心理、社會」多種狀況的交互影響,尤其從去年延續至今的金融風暴對民眾所造成的經濟及生活壓力,讓各式各樣的身心問題如焦慮、憂鬱、失眠、自殺、家庭暴力等更加頻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醫師公會聯合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經濟問題會對身心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從2007年自殺防治中心所進行的民眾認知調查可以發現,有71.9%的民眾認為經濟問題是最常見的自殺原因。

大環境不景氣所誘發的精神壓力使得自我身心失調的現象,對身為家庭健康支柱和守門人角色的媽媽更加明顯。尤其在憂鬱情緒及症狀的反應上,媽媽因為需要扮演的角色多元且繁重,壓力來源更是多重,35至44歲的全能媽媽身負多重角色、擔憂家庭開銷,過於拼命的個性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45至54歲及55歲以上的媽媽則面臨更年期階段,此時若面臨突發性的家庭或經濟問題,或是無法適應空巢期的失落,易誘發更年期年輕化,提早出現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李明濱理事長指出,這些受到身心壓力、情緒憂鬱的媽媽,也會連帶影響其他家人,甚至引發情緒失常、家庭失和或攜子自殺等悲劇。

35至44歲全能媽媽因壓力造成的憂鬱問題要及早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醫師進一步說明,35至44歲的媽媽處於不同角色的轉換,以全能的角色奔波於工作、育兒、家務責任中,常常擔心先生或自己失業影響家計負擔,財務危機感導致精神壓力倍增,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失眠、焦慮、暴躁易怒,極容易轉為憂鬱症。近幾個月來的精神科門診中,幾乎每週都有因景氣失業造成情緒與心理問題的個案就醫,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特別提醒原先就有身心症狀的媽媽,尤其是來自於較為脆弱的單親或是高危險家庭,千萬不要以為焦慮、鬱悶、懊惱、抱怨或自責只是單純的心理問題,必要時應找專科醫師協助,避免發生令人遺憾的社會事件。

同時,張家銘醫師也發現在45-54歲的更年期女性如果罹患憂鬱症,相較於沒有憂鬱症者會有更多的更年期症狀,其中以失眠(21.9%)、心悸(21.7%)、潮紅(20.4%)與頭痛頭暈(19.6%)等為前四大主訴現象。因此針對患有憂鬱症的更年期媽媽,張家銘醫師呼籲家人的支持與聽從醫師的指示才能協助他們改善更年期的不適。

身為單親媽媽的王太太(化名),孩子的學費及家庭的生活全靠她在工廠的微薄收入,卻不幸成為這一波失業潮下的受害者。先是放無薪假,之後工廠倒閉,試著想再找一份新工作,但學歷不夠,年紀又太大,無一技之長,眼看孩子下個月的補習費就要繳不出來,只能成天憂心,心情鬱悶開朗不起來,無助、自責覺得全身提不起勁,常覺腦筋遲鈍且精神無法集中,有時甚至想一死了之,瀕臨崩潰了。

另一位60歲的李太太(化名),原本有一筆退休金可以安心養老,日子過得清閒。隨著經濟下滑利率下降,每月的利息微薄有限。而原本在科技業工作的兒子竟然被迫放起了無薪假,家中只能依靠媳婦教書的薪水,因此決定再出來工作,幫忙鄰居帶孩子,以賺取一些收入貼補家用。她常常抱怨老來卻沒有好運,腰酸背痛體力不足,血壓飆高,胸悶心慌也查不出原因,直到心臟科建議她來精神科看診,經過協談討論之後逐步化解心結。

這兩位媽媽只是媽媽精神壓力導致身心健康出現問題眾多案例的冰山一角,張家銘醫師指出,雖然就診無法改變失業或經濟困難的現狀,但是身心狀況的舒緩與情緒的振奮,能夠幫助自己繼續打拼下去、不要放棄。對於長期嚴重達到持續焦慮或甚至憂鬱症程度者,除需要輔助藥物的持續治療,平日則建議調整負面心態達到身心平衡,保持穩定規律的作息,多與家人互動、充分享受家人的溫情與支持。

壓力大、擔憂自己更年期提早及潛在性疾病 都會讓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
根據衛生署2007年底資料顯示,台灣婦女平均壽命為82歲,其中45歲以上女性的比率大幅增加,從24.7%提高至34.6%,由於壽命延長,更年媽媽如何做好自我身心調適,讓自己停經後的生活更加有生命力,是快樂迎接人生下半場的關鍵。

臺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謝燦堂醫師以兩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更年媽媽指出各自面臨的身心問題:第一階段45至54歲身處更年期的媽媽們,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及龐大的生活壓力,可能誘發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的現象,以門診現況來看,目前出現40歲左右的媽媽就已經因為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而求診的現象。至於第二階段55歲以上更年期後的媽媽們,常處於空巢期的心理壓力,因為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造成家人負擔,容易隱忍停經後的骨鬆問題及心臟血管疾病。

過大的壓力是會觸發更年期症狀提早。40歲的陳太太(化名)因為月經兩到三個月才報到一次,同時出現了更年期的所有症狀而求醫。在檢查後發現陳太太荷爾蒙正常,也沒有其他潛在疾病,最後才發現是因為家庭與工作等等多重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促發了更年期症狀的提早出現,後來幸好經過婦女身心特別門診,在經過婦產科與精神科醫師的諮商下,改善了陳太太的狀況。

沒有更年期症狀不代表不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52歲的張媽媽(化名)已經停經兩年,他慶幸自己沒有任何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平日忙於工作的張媽媽不但少運動,也因為工作壓力大咖啡喝得很兇。最近感到腰痠背痛而到醫院檢查,發現主因是骨質疏鬆所引起。後來醫師建議使用荷爾蒙與鈣質的治療,現在張媽媽的骨質疏鬆與腰痠背痛都得到了改善。

謝燦堂理事長也提醒,當更年期不適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身心皆痛苦不堪時,應該積極尋求醫師的專業判斷及協助。目前最有效緩減症狀的方式仍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使用約1至2個月,即可明顯感受到症狀的改善,亦可有效預防及治療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質疏鬆症,當這些惱人的身體不舒服減緩後,生活上的不便也隨之減少,對於舒緩因生理不適所引發的情緒衝擊極有幫助。不隱忍、主動與專業醫師討論,選擇低劑量、低治療年齡、低風險使用年限、高度個人化的「三低一高」荷爾蒙治療已經是國際普遍使用的更年期治療準則,謝燦堂理事長提醒飽受更年期症狀煎熬的媽媽其實可以透過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本文由【美國惠氏藥廠】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