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避免「藥到命除」!服藥前先做基因檢測

據不同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大約6%到30%的病人因為藥物的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s)而住院,而其中6%到10%是屬於藥物過敏。台灣人因愛吃藥,所以藥害的問題其實遠比西方嚴重。由於藥物過敏是屬於藥物副作用,發生的病患分散在各科,過去一直沒有被好好的研究為何有人吃藥會吃到「藥到命除」,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另外如何治療與處理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病人在過去也不受重視。

一、藥物基因體學研究:是找出不同個體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或療效(如癌症的藥物)上差異的基因相關性研究,若能找出很強的基因標誌,以後在使用某些藥前即可先做篩檢,避免藥物不良反應或使用藥物後沒有療效枉費病人的黃金治療期。目前藥物基因體學已很蓬勃的發展,也是全球的趨勢。由於嚴重藥物過敏反應機轉過去一直成謎,我們的研究團隊從2003年開始研究嚴重皮膚藥物不良反應基因體研究,首先針對每年在台灣藥害救濟基金佔最大宗補助金額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研究」,2004我們的研究團隊領先全球找到了為何有些人吃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 佔台灣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案例的1/4),會得SJS/TEN的致病基因HLA-B*1502,成果刊登於「自然」期刊。此後,2007年12月,美國FDA還據此結果,正式公告全美醫療機構,警示亞裔病患帶此基因型使用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的危險性,並建議醫生在開此藥以前,先對病人做基因檢測。2005年我們的研究團隊繼續努力發現在台灣也常引發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台灣第三名容易過敏藥物)的過敏基因HLA-B*5801,成果也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找到這兩個基因其實就解決了將近一半的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問題,因為將來只要事前做吃藥前篩檢就可減少近一半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發生。

二、治療的研究:因為有很多藥都會引起過敏反應,而目前由於並不是每個藥物過敏基因都已被找出來,因此如何治療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降低死亡率,減少併發症,是身為醫師的責任。因此我們的研究團隊繼續研究為何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的皮膚、黏膜會如此嚴重的壞死,是否有任何危險訊號被釋放出來,終於又領先全球找到了此病症最終的致命毒性蛋白與治療此症的治療標的,由「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研究發現自體免疫反應毒殺的新機轉。我們的研究發現此病症的免疫機轉是透過毒殺T細胞或自然殺手細胞的極度失控,釋放出大量細胞毒性蛋白─「顆粒溶解素」(Granulysin),在病患皮膚黏膜大量釋放堆積此毒性蛋白,啟動皮膚表皮的細胞凋亡路徑,最後引起大量表皮細胞壞死。在正常人體內,「顆粒溶解素」是重要的生物防護系統,具有毒殺外來病菌或惡性腫瘤細胞的超強能力。然而,特殊體質病患服用特定藥物或被病毒感染時,這種原本不會傷害自體細胞的毒性蛋白,反而會大量釋放到細胞外,擴散到全身,造成皮膚、黏膜細胞的死亡,甚至引起器官衰竭。
本文作者:基隆長庚皮膚科 鐘文宏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