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庇佑早產兒,益生菌可以扮演生命之泉的角色

早產兒先天不足,若能在關鍵期餵食腸道益生菌,往往就能擺脫後天失調的陰影,邁向正常生長路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教授林鴻志指出,早產兒較大的生命威脅,本來是呼吸窘迫症候群,近年來因表面張力素的使用,已經不成問題,反而是壞死性腸炎躍為頭號殺手,變成早產兒的重要死因。所幸連串的研究證明,益生菌可以扮演生命之泉的角色。

林鴻志教授指出,壞死性腸炎的症狀分成一至三度,可從輕微的腹脹、膽汁性嘔吐、血便,演變至最嚴重的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休克。最可怕的是,其發作速度 呈爆發性,病情惡化經常就在幾天之內。在分秒必爭的時刻,病兒必須禁食長達半個月之久,倚賴全靜脈注射維繫生命。不幸發生腸穿孔者,則須切除壞死的腸道, 帶來營養不良的後遺症。

針對這個問題,日本部分醫院讓低體重早產兒常規使用益生菌,發現壞死性腸炎的發生率幾乎是零,卻沒有進一步證實具體療效。林鴻志教授從民國八十八年起在該院 展開深入研究,九十三年起擴及全台,由於成績斐然,三年前開始不斷受邀至各國際會議演講,顯示腸道益生菌的療效越來越搏得重視。

當初在該院進行的研究長達五年,設定出生體重低於一千五百公克、存活滿七天以上,且開始餵食的早產兒為對象,參加組有一百八十名,對照組有一百八十七名。前者每天隨母乳或配方奶粉餵食兩次益生菌,每次一百廿五毫克,對照組純喝奶,直到離開加護病房為止。從死亡率或罹病率的結果顯示,參加組壞死性腸炎降為百分 之五,進展至第二或三度的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反觀對照組,死亡率或罹病率將近百分之十三,進展至第二或三度的超過百分之五。至於全台的四百多名早產兒研 究,益生菌發揮的效果更好。近來以色列也有類似的研究發表,數據非常相近。林鴻志認為,這顯示益生菌對壞死性腸炎的逆轉能力,比抗生素或開刀治療的成績還 出色,很可能改寫兒科醫師治療的觀念。


新聞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本文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林鴻志教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