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擾人的慢性攝護腺炎,年輕男性常見的泌尿毛病

位於膀胱的下方包圍住部分的尿道,有一種男性特有的性器官稱為『攝護腺』又名『前列腺』,其可分泌一種鹼性的稀液體﹝前列腺液﹞構成精液的一部份。以往,慢性攝護腺炎一直被臨床醫師所忽略,甚至被當成是一個診斷的垃圾筒,近幾年來才不斷有文章提及並加以釐清。

如今慢性攝護腺炎症已經成為泌尿科求診病患常見的問題,更是五十歲以下男性就診時常見的診斷,因此我們應該對於此症有一清楚的認知。此類疾病由於盛行率高加上致病機轉不明確,臨床表徵又呈現多樣化,因此長久以來一直是研究人員頗感興趣的疾病。

慢性攝護腺炎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另一類是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依照定義,後者是屬於發炎反應而非細菌感染,且沒有辦法由細菌培養中分離出細菌來;另一看法則認為,可能是由一些難以培養的細菌 ﹝如厭氧菌,披衣菌,黴漿菌或Ureaplasma Urealyticum等﹞、黴菌或病毒所引起,只是不易由一般或目前的培養方式發現而已。臨床表現上,患者常常因困擾於陰部或骨盆周圍疼痛不適感﹝如:陰莖痛、睪丸痛、會陰痛、小腹痛、腹股溝痛或下背痛﹞,膀胱刺激症狀﹝頻尿,夜尿﹞以及膀胱阻塞症狀﹝小便困難,解不乾淨﹞,有些人會怕冷﹝對冷較敏感﹞或射精帶血等,甚至造成性功能障礙。

如何正確診斷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通常我們要取四段小便加以分析,第一段為剛開使小便的頭10cc﹝VB1,視為尿道取樣﹞,第二段為小便中段10cc﹝VB2,視為膀胱取樣﹞,第三段為醫師幫病人作完攝護腺按摩後由尿道流出之分泌物﹝EPS,視為攝護腺取樣﹞,第四段則為作完攝護腺按摩後小便的頭10cc﹝VB3,攝護腺取樣﹞,當EPS及VB3中有明顯的白血球上升﹝與VB1、VB2相比較﹞則表示有慢性攝護腺炎,又若培養出細菌﹝與VB1、VB2相比較﹞,就是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若無細菌,則應為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

對於此類擾人的疾病在治療上至今仍無確切的方針。目前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的治療方面,由於攝護腺體本身組織特性關係,理想的抗生素只有兩種:Trimethoprim及Quinolone。用藥時間Quinolone至少要一個月。經尿道攝護腺切除手術﹝TURP﹞雖可切除部分感染原,但仍無法根除,除非將整個攝護腺切除。至於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則多是症狀治療,並解除小便阻塞之問題,常用α阻斷劑,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肌肉鬆弛劑,經尿道微波高溫治療,溫水坐浴,定期射精等。亦有人報導花粉、鋅、大量維生素攝取亦可見效,但應避免吃腥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等﹞。總之,如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賴病患對此疾病的認知及醫師的專業敏銳判斷。


新聞資料來源:國軍松山總醫院
本文作者:國軍松山總醫院 李俊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