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立夏季節溼熱,別讓「汗疱疹」癢上身

春天剛過,夏天緊接著來臨囉!時序進入「立夏」溼熱的氣候,根據經驗此時容易出現因體質造成的搔癢皮膚症狀,例如最常見的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汗疱疹。

每年的「立夏」時節大約是國曆五月初,今年的立夏是在國曆五月五日。而台灣的國曆五、六月正值冷暖鋒交接並在台灣的上空停留,因而帶來豐沛的雨水,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這也就是梅雨季節。此時,溼熱的天氣易使皮膚病患也明顯增加,其中尤以體質造成的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最常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說,最近從農曆春節後就有不少人因「汗疱疹」來求醫,這是一種慢性濕疹,患部會長出芝麻或米粒般大小的水泡,奇癢無比,讓人忍不住搔抓,水泡破裂後則脫皮,症狀可能持續數月之久。由於門診中常發現病人對此「汗疱疹」(Pompholyx)症狀認識不清甚至有誤解,因此以下提供說明及介紹中醫預防保養的方法。

• 什麼是汗疱疹?跟流汗有關嗎?
他表示,汗疱疹其實是一種特別的溼疹,過去曾一度誤以為它是因為多汗排汗不良,所以才在手掌腳掌長出一群群小水泡,才給了會讓人誤會的汗疱疹這個名字。本症也會發生於乏汗症者,且大多數病例組織學的檢查又無法證明小疱與汗管關係,故本症與多汗症無直接關係。每年春夏連續發生,常遷延數月之久,且來年有再發傾向。

• 汗疱疹有哪些症狀?
申一中指出,汗疱疹是一種經常在春夏急性發作的慢性濕疹,此症好發於青壯年的男女,多對稱性分佈在手掌或手指的兩側面,少數手背、足底亦可累及。一旦發病,會出現透明像珍珠樣的芝麻到米粒大小的小水泡,一般不自行破裂。但病灶處奇癢無比,所以患者會忍不住搔抓,搔抓後出現紅腫、水泡破裂,水泡破裂後變乾燥後脫皮,癢的感覺才稍微緩解。

• 為何會發生汗疱疹?
1.因異位性體質所致。
2.個人情緒及內分泌失調。
3.對清潔劑過敏或接觸化學製劑。
4.季節天氣溫度的關係。

• 汗疱疹跟香港腳都一樣很癢,有何不一樣?
汗疱疹好發於手部及腳部,當發生在腳底時,水泡破裂乾掉會形成脫屑的現象,一般民眾常常就會與足癬引起的水泡及脫屑混淆,以為會癢的就是香港腳。他指出,汗疱疹患者的兩邊腳掌底部及側面,都有許多小水泡,但是趾縫卻乾乾淨淨,而且顯微鏡下檢查並沒有黴菌感染。

• 中醫的看法與治法
汗疱疹,《瘍醫大全》中稱「螞蟻窩」:「多生手足,形似蟻窩,儼如針眼,奇癢入心,破流滋水。」中醫認為汗疱疹之病因病機為濕滯內蘊,風熱外阻於皮膚內所致。治療上宜熱清利濕,常用藥材包括薏仁、陳皮、澤瀉、茯苓、甘草、白朮、蒼朮、半夏、黨參。若合併有消化不良症狀,表示脾氣虛弱致水濕不運,此時要再加健脾胃的藥。

• 汗疱疹的預防保養
門診曾中出現數位二、三十歲的小姐,因為腳上出現一顆顆的起癢小而不敢穿涼鞋出門,經過檢查確定是春夏溫暖季節常見的汗疱疹。也遇到詢問:「為什麼我擦香港腳的藥沒有效?」,汗疱疹雖然很類似香港腳,但患處並沒有黴菌存在,當然治療上也就不同,自行亂抹藥膏可能會加重症狀及增加治療的困擾度。

汗疱疹不易根治,很容易在夏天復發,令人不勝其擾,還好此症不具傳染性。手部平常少直接接觸化學製劑、清潔劑,足部宜保持透氣通風,手足同時都要常保持乾爽。平日可利用具有去溼的中藥食材來預防,例如薏仁、綠豆。而且切記不能自行亂塗成藥,否則可能併發其它皮膚病變,將使病情更難控制。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申一中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