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兒腸套疊為常見急症,嚴重恐導致死亡!

腸套疊是兒童最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但由於發病初期的症狀和胃腸炎類似,不易診斷,而且若延遲就診,恐有腸壞死或穿孔、休克的危險,所以大家不可不知!       

「腸套疊」為近端腸子跑進遠端的腸子內,通常是末端的小腸﹝迴腸末端﹞跑入大腸,而導致腸子的阻塞。少部分的情況是小腸先跑進小腸,再跑入大腸。不管是哪一種腸套疊的情況,都必須以「急症」來處理。

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過可能的原因有腹瀉、便秘、服用藥物、上呼吸道感染、腸胃過敏與結腸蠕動力增加等有關。只有5 %的腸套疊病例與構造上的異常有關,此異常包括有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腸息肉或腫瘤、寄生蟲、淋巴增生、腸血管瘤、異物或腸道手術等。一般年齡大於5歲的小孩所患的腸套疊大都與解剖學上的異常相關,以梅尼爾憩室與淋巴瘤最多見,另外,過敏性紫斑也會合併發生腸套疊。

常發生在三個月至五歲的小孩,而最常發生以六個月至二歲之間的小寶寶最常發生,通常男生的發生率比女生高約三倍。

臨床典型症狀
(一)腹痛:出現週期性腹痛,約每隔幾分鐘至幾小時痛一次,疼痛時兩腳彎曲蜷縮至腹部,合併一陣一陣的尖叫哭鬧,每次腹痛的時間常為數秒至數分鐘,腹痛嚴重時會有臉色蒼白、流冷汗,幾分鐘後腹痛消失,病童呈現平靜無恙或卷怠嗜睡。

(二)嘔吐:初期是吐牛奶或食物,漸漸可能出現含有黃綠色膽汁的嘔吐物。

(三)暗紅色果醬樣大便:有些病童會在發作數小時至一、二天候,解出帶血與黏液狀的大便,類似暗紅色的草草莓醬。

除了上述的症狀外,有些罹患腸套疊的病童無疼痛時,也許可以在其右上腹部觸摸到似香腸狀之硬塊。目前通常使用腹部超音波來幫助診斷,即快速又無侵犯性,並且診斷率極高,正確率約在95﹪以上。此外,可藉由下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幫助診斷,診斷正確率在95﹪以上。

治療方法
(一)空氣灌腸或鋇劑灌腸:
方法和一般灌腸類似,將空氣或顯影劑由肛門灌入,利用壓力將腸子推回原位。通常灌腸最好的時機在最初症狀出現後48小時內,不但可做診斷也同時做治療,成功率達9成以上左右。但灌腸還原後又再次發生腸套疊的機率為5~15%﹝通常在灌腸48小時內發生﹞,若復發多次或無法灌通,則需進一步以外科手術處理。

(二)以外科手術處理:
以腹腔鏡腸套疊復位手術或開腹手術,利用擠壓方式將套住的腸子推回至原來的地方,若仍推不回去或是套住的地方發黑、壞死就必須將阻塞部份切除,再做吻合手術。一般來說,需手術處理的腸套疊大多病況較嚴重,常有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的狀況,嚴重者可能引發抽搐及敗血症。

經由空氣或顯影劑灌腸成功的病童,仍需住院觀察至少24小時,確定沒問題才能出院,但仍須注意復發的情形。經過治療之後,若可以恢復進食時,先以易消化的食物為首選,且儘可能避免冰涼、油膩或刺激性強的食物。除此之外,飲食上大致可以和平常一樣。

本文作者:長庚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