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別讓乳癌摧毀女性的自信與健康!

隨著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但多數乳癌病人太晚就醫,顯見婦女自我乳房檢查率太低;且因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摸到乳房腫塊後,不願就醫,因此每位婦女應於月經結束後一星期,自我檢查乳房,摸到任何腫塊,即刻就醫。

由於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必須藉助其他方式,如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以進一步降低死亡率,基本上,若有危險因子的婦女,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或乳房X光攝影。

一般40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50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若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出現密集的顯微鈣化點或不規則邊緣腫塊、或其他疑似乳癌變化時,則應以立體定位做大範圍切除,並送病理組織切片檢查。

早期的診斷治療,不但可使乳癌治癒的機率大為提高,且如治療情況良好,乳房在外觀上亦不會太大的改變。因此,千萬不可忽視,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

檢查時間:一般婦女生理期後一週內實施;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每月固定一天實施。

對於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其診斷流程如下:
病人自我檢查

醫師理學檢查
↓ ↓
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
↓ ↓ ↓
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
↓ ↓ ↓ ↓
乳癌 纖維腺瘤 囊腫 纖維囊腫變化
↓ ↓ ↓ ↓ ↓
組織切片 檢查治療 切片檢查或定期追蹤 抽吸穿刺並定期追蹤 定期追蹤
本文作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