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因應黑熱病疫情,疾管局啟動白蛉分布調查計畫

2007年4月據中國媒體報導,於福建省廈門市第一醫院確認1名內臟利什曼原蟲症個案(俗稱黑熱病),其致病原為利什曼原蟲,係屬病媒性疾病,傳播媒介為白蛉,依據中國衛生部發布資料,黑熱病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於東南省份相當罕見,該病例於福建省廈門市出現,顯示當地可能已有感染源(利什曼原蟲及白蛉)存在。

我國金門縣與廈門市在地理位置、環境氣候上相近,近年金馬小三通開放後,兩岸來往頻繁,基於保護國人健康之理由,疾病管制局立即研訂「金門地區白蛉分布調查與利什曼原蟲症傳播之可能性評估計畫」作為因應,該計畫預計自96年5月至7月由該局派遣病媒專家至金門地區,逐月執行野外夜間實地白蛉分布調查,以評估利什曼原蟲於當地傳播之風險,96年5月第一次調查範圍包括水頭港、料羅灣、馬山、吳稚暉公園、軍方營區及岸巡營區等六個地點,共捕獲成蚊425隻(含10種蚊類),其中以金門地區常見之東鄉黃蚊141隻最多,其次為熱帶家蚊132隻、三斑家蚊77隻、中華瘧蚊12隻,其餘蚊種63隻,其中並無發現白蛉,雖第一次調查未發現白蛉蹤跡,鑑於白蛉分布高峰期為5-7月,疾病管制局將持續進行調查至7月份以作全面性評估。

利什曼原蟲係藉白蛉吸血時進入新的宿主而傳播,白蛉喜歡棲息於屋角、牆隙、床下、懸掛衣物後面、畜舍、土穴、土洞等處,叮咬時間多在黃昏後至午夜,疾病管制局表示,中國西北地區仍為利什曼原蟲症之流行地區,民眾前往當地工作、經商及旅遊時,應作好個人防護措施,於外出時(特別是黃昏及夜晚時段),應著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忌避劑,減少遭受白蛉叮咬之機會。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