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罹患「輪狀病毒腸胃炎」當心幼童生命安全!

家裡有五歲以下幼童的家長請注意!當您的小孩最近出現持續性的發燒、嘔吐或大量水瀉的情形,很可能是罹患了「輪狀病毒腸胃炎」。

台中慈濟醫院最近三個星期,就出現了14位嚴重腹瀉、嘔吐症狀的幼童,經診斷後發現,竟然都是輪狀病毒腸胃炎造成的,這項比例高過以往。輪狀病毒腸胃炎在歐美國家,最常發生於秋冬兩季,但在熱帶氣候地區國家像台灣,則一年四季都有感染病例。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李敏駿醫師表示,雖然輪狀病毒症狀種類繁多,但兒童多半會經歷發燒、胃腸不適與嘔吐,同時伴隨著大量水瀉的情形,有時一天多達10至20次,症狀通常會持續5到10天。

持續嘔吐與腹瀉常會造成嬰幼兒脫水、抽搐或休克導致死亡,李敏駿提醒家長,如果幼童有活動力不佳、小便量減少、無汗、昏迷、嗜睡等現象,應該緊急送醫。

台灣高達60%的感染者是兩歲以下的幼童,而五歲以下的小朋友,平均每個幼童都曾經遭受過輪狀病毒感染,全世界工業化與開發中國家的輪狀病毒感染發生率相近,顯示環境的差異(例如飲水、衛生習慣或環境清潔)並不會影響感染發生率,由於輪狀病毒和感冒一樣,很容易「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甚至連家長也難以避免,在台中慈濟醫院診斷出罹患輪狀病毒的十四位病童中,就有兩對兄弟及三位同學,因此李敏駿特別提醒家長一定要小心防範!

糞口接觸 輪狀病毒主要傳染途徑

嬰幼兒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糞口傳染,就是病毒由幼兒的嘴巴吃進去,在腸胃道繁殖後,會由糞便中排出大量的病毒,又因為嬰幼兒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好,會把糞便中的病毒,藉由手的觸摸沾染在玩具或桌椅表面上,當另一個健康的幼兒手沾到病毒後又放入嘴巴中,就會造成輪狀病毒腸胃炎。

接種疫苗 勤洗手 有效預防輪狀病毒

教導小朋友養成正確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確實可降低感染的機會,但卻無法提供百分之百的防護,因為即使在像美國、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病毒也不會隨著社會經濟及環境衛生的提升而消失。

李敏駿指出,目前杜絕輪狀病毒腸胃炎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去年年底在台灣剛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共有兩種,均採用口服,一為口服兩劑,另一種為口服三劑,國外研究報告證實,嬰幼兒只要在出生滿六個月前,完成疫苗接種,就能預防90%以上嚴重輪狀病毒腸胃炎,而且可以減少因輪狀病毒腹瀉而住院的機會。

為何輪狀病毒疫苗有如此高的防護力?李敏駿說,因為它對引起嚴重腸胃炎的病毒株,如G1、G2、G3、G4及台灣新興的G9輪狀病毒株,具有廣泛與交叉保護的作用。

由於輪狀病毒疫苗初上市,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但因它的傳染力強,如果家長經濟能力許可,李敏駿仍建議家長讓幼兒接受疫苗。若能讓幼兒在適當的時機完成疫苗接種,寶寶便能愈早獲得完整保護,並在疾病高峰季節來臨前,避免輪狀病毒的侵害。
本文作者:台中慈濟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