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動作越來越遲緩?!主因可能為帕金森氏症

六十九歲的陳女士,平時的嗜好是唱歌及寫毛筆,歌聲是老當益壯,極為宏亮,寫的是一手的好字,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做事都是用右手為主,在一年半前發現,像洗臉、拿筷子、切菜等等日常生活中,右手的動作老跟不上左手,不僅如此,還出現了不自主的抖動,起初還以為是抖動的關係造成手不靈活,所以也就不注意它,後來出去唱歌時,朋友打趣的說她中氣不足,怎麼越唱越小聲,至於寫書法方面,寫的毛筆字是越來越退步,只知道是老了,覺得自己不重用了,她逐漸地變得不愛從事這兩項嗜好,失去了社交活動,生活的重心就全在家裡面,媳婦也覺得婆婆老邁,那些廚房及打掃的工作都接手過來做,日子倒也平靜,直到最近幾個月,竟開始出現走路不穩的情形,媳婦觀察到她走路越來越小步,洗個澡也越來越慢,動作都變得很遲緩,甚至到近三個禮拜還常常跌倒,頭撞到出血,這才警覺前來就醫。

門診的神經科醫師聽媳婦講完上述的病情後,開始進行神經學檢查,檢查中發現,病人臉部表情死板,很少眨眼,講話音調過於單調,手放在腳上就有抖動,肌肉是僵硬的,四肢的力量是正常的,可是動作就是越做越慢,越做越小,起來走路時發現有小碎步及向前衝的情形,坐回椅子時是一屁股坐下,好像力量失控一樣,這些情形均是右手比左手嚴重,與家人的描述相符,最後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開始給予藥物治療。

以上這段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每天不停的在神經科的門診上演,大部分的帕金森氏患者,在初期動作不靈活的時期,都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直到出現嚴重的顫抖或是走路不穩,甚至撞得傷痕累累,這才覺得嚴重而來就醫。

到底什麼是帕金森氏症?人腦內有一套負責精細動作協調的系統,叫做基底核系統,這套系統連結到小腦,掌管人類精細的動作配合,這套系統出問題的時候,四肢的力氣是不受影響的,可是手腳就會不協調,帕金森氏症就是這套系統的退化,目前研究顯示是腦內的化學物質分泌過少所致。

帕金森氏症的固然是帕金森在一八一七年發現的,可是它治病的機轉卻仍然不明,到底後來醫學界是怎麼發現基底核與帕金森氏症有關的呢?這在醫學史上可算是有傳奇故事的,一九八二年的夏天,在炎熱的佛羅里達州,分別有六個使用天使塵的吸毒犯,先後出現了四肢僵硬,硬到幾乎不能動的地步,以致於整個人無法跟外界反應,有兩位在逃離警察追捕時,就是因為動作緩慢,終究落網,這些人被送去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甚至有醫師認為他們是裝的以逃避罪行,直到有一位藍斯頓醫師,他蒐集了這六個病人的症狀,研判不像精神分裂症,進一步去調查天使塵的來源均來自同一毒販,查出這批天使塵是瑕疵品,內含有一種簡稱MPTP的衍生物質,就是這個物質基在腦中的基底核系統,導致犯人手腳僵硬不能動。

帕金森氏症一定是退化的病嗎?這也不盡然,它不全然都是退化所致,有些水腦、中風、中毒、遺傳代謝性疾病等等,都可以模仿帕金森氏症來表現,所以醫師處理的第一個步驟,一定要先考量病人的病情有沒有符合傳統的帕金森氏症進程,如果有不像的病人就需要做進一步的腦部攝影檢查。

帕金森氏症的治療可以分成:
1.復健及運動
2.藥物控制,
3.開刀。

現在藥物的發展日新月異,開刀也從破壞性的術式變成裝電池這種刺激性的手法,大致上的治療就是先以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及做復健運動開始,如果還是不佳就是選擇藥物,藥物控制不了較嚴重的個案才選擇腦部手術。

帕金森氏症雖然是一種退化症,可是現今的藥物發達,除了傳統的左多巴藥物之外,又多了五種的配方可供醫師調配使用,再配合運動,已經可以將這個病症控制到一個程度,病友在平時除了要做適度的運動之外,更要防止跌倒,因此適當的輔助行走的工具是必要的。

國人有一種習慣,認為稍微走路怪怪的,手稍微顫抖沒有關係,可是到了跌倒就覺得非常嚴重需要急救,其實如果了解剛剛我講的內容,就知道這都是帕金森氏症一個疾病的自然進程,早期發現就該早期治療,因此我在此要呼籲大家,如果有親朋好友有這種症狀,或是症狀不確定者,應該儘速就醫,不要認為一切都是老化現象,因而錯失了治療的契機。


新聞資料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
本文作者:嘉義基督教醫院 許永居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