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現代文明病「代謝症候群」,國內十大死因的常客!

心血管疾病,包含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常客。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早已為人所熟知,例如年齡、性別﹝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抽煙、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症等。透過戒煙以及對血壓血糖及血脂肪的控制,已經證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近年來醫界更逐漸將觸角伸向更早期的預防,即針對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或X症候群,希望可以在這些危險因子成形之初,就可以加以矯正。代謝症候群,如同字面上所述,是一群臨床狀態的綜稱。根據2002年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第三版,代謝症候群包含以下五個指標:

1. 腰圍:男性超過102公分或女性超過88公分
2. 三酸甘油酯濃度:超過150mg/dl
3.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男性低於40mg/dl或女性低於50mg/dl
4. 血壓:高於130/85mmHg
5. 空腹血糖濃度:高於110mg/dl


這五個指標如果存在三項以上,就可認定為代謝症候群。事實上,上述指標是根據西方人的體質擬定的。根據新加坡於今年五月所發表的臨床研究,東方人的體型與西方人不同,腰圍標準應該更為嚴格,當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或女性超過80公分,就可認定為異常。

代謝症候群比起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似乎相當新鮮,其實總結起來可以說是一種疾病前狀態,代表身體代謝上開始有異常。此時血壓開始升高,但還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血糖及血脂肪偏高,代表某種程度的胰島素阻抗,但也還沒有進入糖尿病的程度。不過這時候身體的血管已經或多或少開始有些功能上的變化,如果不加注意,慢慢就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事實上,代謝症候群的族群死亡率是非代謝症候群族群的五倍,而且代謝症候群的族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接近於糖尿病患者。這充分說明了,即使代謝症候群還不能稱之為疾病,相對之下容易使人忽視,但是它對於身體健康的殺傷力,卻一點也不比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慢性疾病遜色。

對於代謝症候群的矯正,目前仍以改變生活型態以及減重為主。培養規則的運動習慣。例如每天快走三十分鐘,每週運動五天以上,減輕原來體重5∼10%,可以減低未來變成糖尿病的機會。此外,還應該定期追蹤代謝指數以及血壓,並評估心臟及血管的狀況,做適當的追蹤及治療。

民眾都應該熟悉代謝症候群的五大指標,若身體出現其中一個指標,就應該留意其他指標的狀況,並與心臟內科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互相配合,才能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效果。呼籲大家若有此方面之問題應即早和醫師討論自身問題,才可以達到預防保健維持身體良好狀態。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柯欣榮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