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過年除舊佈新,大寒節氣養生注重「養、調、保、延」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是在1月21日。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於寒冷時期。按中國的風俗,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制年肴,準備年貨。

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醃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後,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閒季節,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閒接近尾聲,在準備醃魚、臘肉之時,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著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耆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借此之節氣,重加調養之法。

過年除舊佈新,家人團聚之時,飲食仍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食用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雞、魚,多飲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中年重調,老年重,耄耋重。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臭心煩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