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心理衛生之三大領域—精神疾病之預防、治療與復健!

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趙夢麒

近年來台灣不論在經濟上、科技上及社會結構上,均有重大之進步及改變,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相對的,心理衛生之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本篇將針對心理衛生的定義、精神疾病的肇因,以及預防、治療及復健等,作一概括性的介紹,以期使一般大眾都能對此範疇有所了解,並適當的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

一、何謂心理衛生?

依據各學派及理論基礎的不同,心理衛生之定義可概分為以下四種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
佛洛伊德是第一位由精神分析觀點,剖析人類精神生活的心理學家,他將人的生活內容分意識層面(我們可以觀察到、接觸到的)以及潛意識層面(我們很難或拒絕接觸到的),因此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心理衛生之道是努力擴大意識層面的領域,以及縮小無意識的管轄範圍。在個案透過心理分析漸漸面對並了解到自己的需求、慾望、衝動、情感及想法後,就可以過著較沒有內在矛盾、充實有活力及健康的生活。

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認為所有的心理現象,都可用「刺激」與「反應」兩個概念來說明,亦即有機體遇到刺激時,一定會作出反應;而有機體會作出反應,一定是有接受到某種刺激。因此他們認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兩大途徑:其一是改變刺激或環境,其二是改變個體對刺激的反應。

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學派認為人類的情緒與行為深受思考方式和內容的影響,因此心理健康之道就是將所有非理性觀念換成理性觀念,如此想法就會較合乎事實與邏輯,而較不會受到沒有事實根據的非理性觀念擾亂,而枉失應得的人生樂趣。

溝通理論學派
溝通理論學派認為人際的好與不好,與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因果關係,並將每一個人的個性分為三大重要部份:其一是小孩的自我,在人際交往中較會暴露出感情用事的特點。其二是成人的自我,表現得理性十足、很現實、功利、欠缺感情與天真。其三是父母的自我,處處表現出取自父母自我的言行,令人覺得他是個權威性格者。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溝通時,這三個部份的自我都會同時參與在溝通關係中,心理健康者三部份是均衡且暢通的,反之則不均衡且不暢通,因此必須透過會談來解析及修正,以達三者均衡的心理健康。

二、精神疾病之肇因

在探討精神疾病之預防、治療與復健之前,我們首先必須對精神疾病的肇因有所了解,目前精神醫學仍以生物因素、心理及社會因素三個層面為其構成的主要病因,將分述於下:

生物理論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希臘Hippocrate時代已有四液說,認為人體內存有紅、黑、黃及白膽汁,若體液不協調,即可能出現精神異常現象,一直到廿世紀才漸漸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目前有以下數種理論:

?遺傳因素:目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多重因子遺傳學說;在情感型精神病中的雙極症患者,可能為性聯顯性遺傳;而內因性嚴重型憂鬱症患者,可能為隱性遺傳。
?生物化學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與腦內多巴胺之升高有密切關係;憂鬱症患者可能與腦內血管促進素有關。
?其他:如神經內分泌因素及神經生理因素等。

心理性理論
心理性理論的分類相當多采多姿,依精神動力學的觀點,為以心理分析的理論來探討心理狀態,即由病史中探求可能誘發因素,如患者之幼年發展、人格結構及特質、相關之遠因、心理衝突及維持的因素。而認知學派之觀點,則由病史中探求患者的非理性想法、人格特質及相關認知等等。

社會性理論
人類自古以來皆以群居為生活方式,因此社會對個人之影響不可不謂之大,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態度、宗教、種族、文化及社會之變遷,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例如移民人口中,精神病患之罹患率較高;「乩童」在台灣則是一種正常的次文化等。

三、精神疾病之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眾所皆知,而預防精神醫學為社區精神醫學之一部份,目的在於減少罹病率、盛行率及殘餘症狀引起的缺失,一般分為初級、二級與三級預防:

初級預防
目的在減少罹病率,可藉由探討病因、減少危險因子、加強患者之抵抗力及防止疾病之感染等方式進行,例如:對於酒癮患者可以在早期利用宣導、教育訓練、社會支持系統的加強及壓力處理訓練等方式來減少其罹病率。又如對精神分裂症及情感型精神病患者實施衛教,以減少其子女罹病之機率。

二級預防
目的在於早期發現及治療疾病,以使發病期間縮短。例如:早期發現兒童之情緒問題,並予以治療或輔導,可以防止日後成人時之情緒問題。又如早期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治療與輔導,以減少其因疾病引起的缺失。

三級預防
目的在於減少患者因疾病引起的缺失或殘障,例如:針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設計一套合適的精神復健計畫,以減緩其功能之退化,並增進其社會化之功能。

四、精神疾病之治療

早期精神疾病之治療,大都以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為主,自1952年始,因藥物的發現而快速打開現代精神藥物學之門,帶給精神疾病患者很大的解脫,以下介紹藥物、心理、社會及其他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主要利用抑制多巴胺的接受器及加速多巴胺的代謝等方式來治療精神異常患者之精神錯亂、妄想、幻覺等症狀,但因藥物同時也抑制基底核的多巴胺接受器,會引起患者肌肉僵硬、面部表情木訥、手腳抖動及坐立不安等副作用。
?抗憂慮劑:主要作用在減少腦內血管促進素,治療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落、食慾差、自殺意念、無助及無望感等症狀。依藥物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副作用。
?鎮靜劑及安眠藥:主要作用在抑制大腦皮質,用以治療一些激躁不安、緊張焦慮、麻醉及失眠之患者,近年來因安神劑之發現而為之取代。早期如紅中、白板及青發常為青少年所濫用。
?安神劑:近年發現主要作用於GABA接受器,可達到肌肉鬆弛、抗焦慮及鎮靜等作用,可治療焦慮症、失眠症等患者。
?中樞神經興奮劑:對於大腦皮質有興奮的作用。1937年製造的安非他命是用來治療腦炎後之好動症及發作性睡病;目前僅用於治療過動兒,以增加其注意力、學習力、改變衝動性行為及情緒障礙,不幸此藥物在近年來為青少年所濫用。
?其他:如鋰鹽用於治療及預防情感型精神病躁症之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用於治療抗精神病藥物無效之患者等。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分類相當繁複,因不同之觀點與角度,而有不同的分類。如因理論架構不同,可分為重建性精神動力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患者中心心理治療、認知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及短期心理治療等。又因對象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個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婚姻治療及心理演劇等。其目的均為治療者透過運用各種精神心理技巧,以消除或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如焦慮、憂鬱、失眠、憤怒等),改變其困擾的行為模式,以致病態的心理機轉,並促進其正面、建設性的人格成長。

社會支持治療
利用諮商探討患者之社會背景、環境等,再針對社會支持或家庭結構之缺失,予以必要的經濟上、法律上或情緒上的支持,尚可運用家族治療、婚姻治療等加強患者的支持系統。

物理治療
如廿世紀前半葉使用之發熱療法、胰島素昏迷療法、化學藥物痙攣法及電器痙攣療法等,但因精神藥物之發現,大多已漸漸被淘汰,目前臨床上僅見電器痙攣療法仍被採用於治療嚴重憂鬱症及治療效果不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他
如早期之精神外科療法,及近年來漸發展的生理回饋及催眠療法等。

五、精神疾病之復健

精神疾病之復健應屬於三級預防,對於慢性精神病患者透過功能評估,而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社交技巧訓練、職業訓練及加強社會支持,以使患者的功能降低程度達到最輕微。

功能之評估
精神科的診斷僅能了解患者可能之缺失及癒後,因此針對精神病患功能的評估,在精神復健中相當重要,大致分為幾個步驟:首先要定義及列出問題,清楚的敘述行為發生的頻率、強度、期間、形式、想法及處理方式。接著分析問題持續存在的原因,了解問題在何時、何處、發生對象為何、反覆發生的原因及自我改變的動機等。可利用自我問卷、會談、行為觀察等方式來評估;之後計畫復健的項目,設定特殊目標、長期目標、技巧訓練等的先後順序及時間表;最後則是復健計畫的執行及維持復健的成果,並且不定期進行檢驗。

維持性藥物治療
藥物原則上以最低劑量為宜,以避免患者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而干擾復健的進度。

職業訓練
精神復健的最終目的在於使患者能重回社會,故首先需評估患者工作的技巧如何;再了解其工作的持續度、與工作同伴及領導者之互動、時間之分配等;接著可以給予特殊的工作訓練;經過庇護性工廠中的工作情形,鼓勵及修正其應對方式;最後給予求職訓練,並教導如何維持工作。

社會支持
從古至今,精神病患者無不在社會上受到排斥、輕視及歧視,而家屬亦將患者視為恥辱,因此如何由社會上的各個角度來加強患者的支持實在值得探討與加強。
?政策之制定:政府應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區精神復健制度,使患者能各有所歸,如全日住院病房、日間病房、中途之家、復健中心、庇護性工廠、護理之家等。除此之外,應建立完整之轉介及整合系統。
?經濟上的支持:政府有了好的制度就應在經濟上給予支持,然而國內近年來許多中心都陷入財務困難而面臨關閉之路,實在可惜。
?社會團體之支持:近年來漸漸出現一些患者家屬組成的團體,開始為精神病患之權益、醫療及爭取社會大眾認同等事宜努力。
?社會教育:政府及民間組織應透過宣傳、媒體來教育民眾,使社會上能漸漸接受患者,而不是處處封殺患者的生存空間。

數十世紀以來,精神疾病患者由黑暗時代漸漸步入光明,然而當今之醫學對精神病所知仍十分有限,因此大眾及學界應更加努力來作好精神疾病之預防、治療及復健,以使社會上的精神病患罹患率降至最低,使人人都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新聞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本文作者:趙夢麒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