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從「子宮抹片品質」談子宮頸癌前病變篩檢的利器!

文�郭綜合醫院病理科 劉耀文醫師

目前已知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引起子宮頸癌前病變及侵襲性癌的最大元兇。不過HPV感染後,大部分會自然痊癒,只有一部份會持續感染,進而引起子宮頸癌前病變(CIN1輕度異生、CIN2中度異生、CIN3重度異生和CIS原位癌)。

中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若不予治療,會演變成侵襲性癌(invasive carcinoma)。HPV感染後,到發展為子宮頸癌前病變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是很好的防癌方法。到目前為止,抹片仍是子宮頸癌的最佳篩檢工具。若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治癒率幾乎百分之百。

既然子宮頸抹片是很好的防癌方法,那為什麼會發生去年某婦女兩次檢驗皆陰性,卻罹癌的新聞事件呢?目前罹患子宮頸侵襲性癌的人,主要還是那些從未做過抹片或很久沒做抹片的婦女。台灣90∼93年子宮頸侵襲癌個案中,43.6%從未做過抹片,三年以上未做過的更高達59.6%。

日前一篇荷蘭的研究報告(Int J cancer 2006 Nov;119:2372-5)也顯示,他們罹患子宮頸侵襲性癌的個案中,87%是那些從未做過抹片或很久沒做抹片的婦女。不過還是有一小部份和去年新聞個案雷同,就是抹片未出現異常卻罹癌的個案。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傳統抹片檢查,會有10∼40%的偽陰性率,也就是真的有病灶,但卻沒被篩檢出來。而造成偽陰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因子,就是抹片品質。那件婦女兩次檢驗皆陰性卻罹癌的個案,就是因為抹片品質不良,一次是「細胞太少」,一次是「太多血液」,而影響判讀結果。

傳統抹片檢查是將採到的細胞直接塗抹到玻片上,所以容易有細胞太厚重疊,細胞分佈不均勻,血液、發炎細胞、黏液遮蔽等情形,造成判讀困難。另外傳統抹片抹到的細胞只有兩成抹在玻片上,其餘八成都隨著採檢工具被丟棄,玻片上代表性細胞太少也會造成偽陰性。

正因為傳統抹片容易有抹片品質不佳的情況,九零年代發展出薄層抹片,它可以改善抹片品質,減少偽陰性,提高準確率。薄層抹片採檢過程和傳統抹片是一樣的,受檢婦女不會感覺有任何差異,不同之處是在於採檢之後檢體的處理。薄層抹片的檢體會經過一連串的步驟,將所有採檢到的細胞清洗及去除干擾的血液及黏液,再做成薄薄一層細胞均勻的抹片。因此可以提昇抹片品質良好率,使玻片容易判讀,提高診斷準確率,降低偽陰性率(<10%)。

另一子宮頸癌前病變篩檢的利器,就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最近一篇研究(Cancer Research 2006 Nov;66:10630-6)顯示,調查22∼32歲及40∼50歲婦女,抹片正常,但高危險類型(high-risk)HPV陽性者,10年內得到CIN 3(重度異生)或子宮頸癌的絕對風險(absolute risk)分別是13.6%及21.2%。

歐美國家目前推行三十歲以上婦女抹片與HPV合併篩檢。若抹片及HPV皆陰性者,三年內不需再做篩檢,而抹片正常但HPV(+)者,須每年定期抹片篩檢。不過HPV檢查為子宮頸抹片的輔助方法,不建議單獨使用。

雖然傳統抹片偽陰性高,但每年定期做抹片,仍是篩檢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標準檢查。尤其那些從未做過抹片或很久沒再做抹片的婦女更應受檢。另外子宮頸抹片篩檢結果準確率並非100%,如發現任何異常情形(如不正常出血),請儘速就醫。
本文作者:劉耀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