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無菌真正好?試問長期使用「抗生素」會有什麼後遺症?

文�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蔡鴻文醫師

越來越多的人以為,只要生了病,用抗生素準沒錯,甚至有人認為,把細菌殺光光,才是杜絕生病的好方法。可是,可以真正作到無菌嗎?無菌真正好嗎?人體裏面有好菌也有病菌,好菌幫助人體消化,且適量的好菌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長,並且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病菌則讓人生病,這兩種細菌有個共通點,就是都怕抗生素。

人們一吃下抗生素,就會把身體裏的好菌病菌全部殺光光,這樣的結果,會造成身體機能大亂、抵抗力降低,有的人會開始不停地拉肚子,而且細菌被殺死後,有些黴菌還會開始作怪,造成嘴巴、血液裏長黴的症狀,這些都是體內菌叢不平衡可能會出現的狀況。長期使用抗生素二∼四週以上,會造成腸道及陰道有益生態平衡被破壞,使腸道消化功能不良引起腹瀉,食慾不振及吸收不良,有些抗生素分解時會直接腐蝕食道或胃黏膜形成潰瘍。

人體有抵抗力,自然可以在體內好菌與病菌間取得平衡,且對外來病菌亦有足夠的保護能力,這三者間的平衡,足以維持體內的環保,維持人體的健康。在環境中使用許多殺菌劑,企圖創造一個沒有細菌的環境,不但不可能,而且對身體的傷害更大,無法真正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什麼是抗藥性?

抗生素發現至今有七十多年了,人們運用許多不同的方式,花費許多金錢跟時間,去發明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好讓細菌不再猖狂地為害世人。但細菌也不是省油的燈,幸運活下來的細菌,往往會自己發展出一套自保措施,好讓自己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同時也把這個經驗傳承給它們的下一代,從此以後,這些細菌就再也不怕那種抗生素了。這種細菌自己發展出來的自保措施,就是最近新聞常常提到的「抗藥性」。

細菌發展抗藥性的速度,遠比人們發明新藥的速度快得多,那些當初沒被趕盡殺絕的細菌,現在成了全球各地醫師們最棘手的問題,它們天不怕地不怕,簡直是殺不死的惡魔,使得細菌感染變成沒藥可醫,很多人因此喪失了性命,就像還沒有抗生素的時代一樣。

台灣早年因為傳染病很普遍,所以抗生素的使用率很高,再加上藥物購買很容易,許多民眾只要走到巷子口的藥房,就可以買到便宜的抗生素,比去看醫生省錢省事得多。有些人還會「呷好道相報」,把家裏沒吃完的抗生素分送給生病的親朋好友,甚至直接找醫師,請他們開抗生素來吃,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可是許多病是不需要抗生素來醫的,而且細菌一接觸到抗生素,不是被殺死就是篩選出抗藥性,漸漸地,這些價格便宜、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就像無用的廢鐵一樣,對細菌一點辦法都沒有,而這些細菌又可以繼續發展出對付各種不同抗生素的方法,使自己成為超級殺不死的細菌。

抗生素會破壞腸道內的細菌(壞菌與益菌),當服用抗生素時,更要大量補充乳酸菌。對於糖尿病患者、孕婦、長期使用類固或抗生素的女性,因免疫力下降正常的乳酸菌少了讓念珠菌有機可乘,因而成為陰道念珠菌炎高度危險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