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在皮膚生理上與成人有所不同;在嬰幼兒的皮膚疾病包括有遺傳性疾病、感染症、寄生蟲症及一些也會出現在成人的疾病。嬰幼兒的皮膚病大多是物理因素、感染或過敏所引起。嬰幼兒與成人的皮膚在生理上及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別:
(1)嬰幼兒皮膚保護機能仍不如成人較易受到刺激及傷害。
(2)嬰幼兒皮膚佔的體表面積對體積的比例很高,
所以一些外界的毒性物質及刺激因子的影響遠較成人明顯。
(3)嬰幼兒新陳代謝機能非常旺盛,體溫一般較高,
對熱的調節能力不佳。
(4)也由於嬰幼兒體溫一般較高,加上許多昆蟲驅熱反應的結果,
造成嬰幼兒皮膚較易受到蚊蟲螫咬,進而引發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嬰幼兒的皮膚疾病很多,在此僅簡單介紹一些後天性的常見疾病:
暫時性的良性新生兒皮膚疾病
1.毒性紅斑:
新生兒在出生後二至三天,在軀幹上出現潮紅的斑點、丘疹、水皰甚至是膿皰,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病灶可在一週後消失但也可能持續到三週之久。通常手腳掌不會受到侵犯。
2.一過性新生兒膿皰性黑皮病:
新生兒在出生時或二十四小時內全身出現水皰或膿皰,邊緣會有鱗屑,而後形成色素沉著。水皰或膿皰在三天內即可消失,但色素沉著可持續三個月之久。
3.粟粒疹:
百分之四十的新生兒在臉部有針頭大小、白點狀的小丘疹,丘疹內含表皮角化物質,多在一星期左右消失,不須治療。
4.痱子及結晶性汗疹:
這兩者都是由於排汗不良所造成。結晶性汗疹是身上出現無症狀的易破小水皰,這在新生兒是很常見的。痱子則是具有搔癢感的紅色丘疹,有時也會出現水皰,但很少會有膿皰。若能改善周遭的溫度,除去過多的衣物,就會自行改善;也就是說讓嬰幼兒著輕薄的衣物,處在涼爽的環境下,即可避免汗疹的發生。
但是此一條件,對初為人父母者及老人家是無法接受的。因為他們對小嬰兒愛之唯恐不及,深怕穿少了讓他著涼、感冒,所以把他包得密不透風。但是他們不知道嬰幼兒本身的排汗及熱調節能力都未能完全作用,再加上旺盛的新陳代謝作用產生大量的熱與汗,一層層的惡化因子造成了小嬰兒身上長滿紅疹子,噪熱、搔癢弄得小嬰兒哭鬧不安,大人也跟著人仰馬翻。
5.新生兒粉刺:
此類疾病俗稱「胎火」,其實與成人之普通粉刺相同,其成因是由於媽媽的荷爾蒙殘存在新生兒體內,尚無法完全代謝所致。每日以嬰兒香皂清潔,在一至三個月後即可自行痊癒。
皮膚的感染症和寄生蟲症
1.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此菌種最常造成嬰幼兒皮表的感染,尤其是傳染性膿痂疹最常見。此病偶而可由鏈球菌感染所致。患部先有紅斑出現,於其上先出現小水皰,迅速變混濁,破裂後形成黃色痂皮,故稱之為膿痂疹。同一時間可以看到紅斑、水皰、膿皰及痂皮等不同時期的病灶是其特色。膿皰破裂時,若汁液碰到周圍正常皮膚,會產生新的病灶,稱為自體接種。其在嬰幼兒之間的傳染力也很強,有時家中或學校中有一小朋友受到感染,其他成員都很難倖免,所以才叫傳染性膿痂疹。
其他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症尚有丹毒、癤病及脫皮症候群等。
2.念珠菌感染:
通常是經由產道感染,而在包尿布的區域;或是長期浸潤、磨擦的部位受到感染,而出現潮紅性的皮膚炎,在其邊緣常會出現衛星狀分佈的膿皰。亦可在口腔中以鵝口瘡來表現。先天性的念珠菌感染症是指一種罕見的經由胎盤感染的症狀,出生二十四小時內全身廣泛的出現丘疹樣、水皰樣的皮疹,一般不會侵犯到內臟器官。
3.小兒玫瑰疹或猝發疹:
由Human herpes virus type 感染造成,臨床症狀為突發性的高燒(40℃)持續三至五天,偶爾會出現厭食、不安,但一般沒有流鼻水、咳嗽及結膜炎等症狀。眼球周圍可能水腫,枕後及耳後淋巴腺有腫大的情形。高燒退後同時出現玫瑰樣粉紅色的斑丘疹,以軀幹較明顯,偶爾體溫在出疹後一天才消退。有時會合併出現腦炎及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等嚴重的併發症。一般為終身免疫,偶爾會有第二次發生,其中一次可能是小兒玫瑰疹,另一次可能是腸內病毒所引起的疹子。
其他皮膚疾患
1.尿布疹:
這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因尿布覆蓋而引起的局部皮膚反應,主要是由於尿液或糞便長期接觸所造成的刺激性皮膚炎,局部皮膚反應包括廣泛性紅斑、表面粗糙如牛皮紙、水皰或膿皰等變化。尤其是拉肚子時或無法勤加更換尿片時,最常發生。有時甚至於會合併鏈球菌或念珠菌的感染。預防之道在於父母能否洞燭機先,適時地更換並使用吸水力佳、透氣性良好的尿片,大小便後必洗淨局部皮膚,經常保持患部乾爽。
2.脂漏性皮膚炎:
在出生二至十週時在頭皮、面部、脖子、腋下及尿布區出現潮紅且上面蓋有黃色鱗屑的病灶。此病常會復發且具癢感。原因不明,可能與皮脂腺分泌過多且清潔不當有關,異位性體質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3.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或稱過敏性濕疹,其常以慢性及強烈的搔癢、皮膚乾燥、炎性病變、苔蘚化及易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表現,有家族史,血中IgE濃度上升且常合併其他過敏症狀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
異位性皮膚炎大部分在六個月以下發病,之後症狀反覆變化,時好時壞。大部分到六歲左右會自行好轉,但有三到五成的病人會持續下去。
總括而言,嬰幼兒的皮膚照顧方法其實很簡單:
1.適當的清潔:
嬰幼兒的皮膚很柔嫩也很脆弱,千萬不能用太刺激的清潔用品來對待它,尤其是鹽、茶葉及消毒藥水等,否則只會雪上加霜而已。一般常見的嬰兒香皂、沐浴乳及泡泡浴露,都是不錯的選擇。
2.適度的保濕:
每一個嬰幼兒的皮膚生理狀況都不盡相同,必須視個人膚質及環境、季節的溫、濕度,適度地補充油膜及防止水份流失,以維持皮膚的保護機能(barrier function)。
3.適當的溫、濕度環境:
嬰幼兒本身的排汗及熱調節能力都未能完全作用,再加上旺盛的新陳代謝作用產生大量的熱與汗,平時的衣物以輕薄、吸汗為主,千萬不要把他包得密不透氣,否則,小則哭鬧、大則全身長滿紅點點時,就後悔莫及了。
如果再有其他問題,最好能儘早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要隨便胡亂用成藥,更不可迷信及亂用偏方,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於不可收拾,而後悔莫及。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月刊第十九卷第八期(8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