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兩次以上的「抽搐」發作便應密切觀察─認識兒童癲癇!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 林龍昌主治醫師

我們的神經中樞-腦,是以放電來掌控全身的功能,當大腦皮質釋放出正確的電量,就能正確的控制身體的動作,但是若沒有依照我們的意思,而自行放出大量的電時,「抽搐」便產生了。

通常我們所說的「抽搐」是指有不正常的動作產生,但有些發作並不是發生在控制動作的區域,而是發生在一些控制感覺、意識的區域,所以有些癲癇是以感覺異常或意識不清等的症狀來表現。

而有時是整個大腦一起不正常放電,就可能會以全身性的強直痙攣或失神發作等型態來表現。通常整個發作只會持續幾秒到幾分鐘,而後大腦細胞便會很快的恢復正常,停止發作。所謂的「癲癇」是指有兩次以上的「抽搐」發作。

癲癇的診斷

要診斷癲癇是不容易的,因為並沒有單一特定的檢查來診斷癲癇,且有許多的原因會以意識的喪失或缺損來表現。又由於平均每20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會在其一生中發生一次的抽搐,但卻不會再發生另一次的抽搐,又「癲癇」指的是「抽搐」的反覆發作,所以許多的醫師會選擇做密切的觀察,而非立即開始治療。

在就醫前,請孩童先想想以下的問題,讓醫師更容易做出正確的診斷。

1. 發作前的感覺,如:冷、熱、餓、疲倦?
2. 發作前有沒有異常的症狀,如:噁心、暈眩、胸痛?
3. 有沒有服用藥物?
4. 發作前有沒有預兆?
5. 記得發作時發生什麼事嗎?若沒有,醒來後又發生了什麼事?
6. 發作時有撞到或是受傷嗎?
7. 發作後的症狀?如:麻木、無力?
8. 發生抽搐的次數?
9. 有沒有與癲癇有關的因子?如:
 頭部外傷、之前的抽搐發作,或是家中也有人有類似的發作?

而當醫師覺得您的發作與癲癇有關時,他可能會再準備下列的檢查。

1. 腦波圖
 此種檢查會將20個小墊貼在頭上,這些小墊會將腦部細胞的活動紀錄下來,所需的時間一般來說不到半小時。

2. 腦部掃描
 此種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腦部是不是有某部份發生損傷,而導致癲癇的發生,而常見的有電腦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

3. 抽血檢查
 用來做全身性的篩檢,目的也是找出造成癲癇的原因。

癲癇的治療

對抗癲癇最重要的辦法就是依照醫師的吩咐按時、規律的服藥,而對於癲癇的用藥,較特殊的是要經過漸進的調整才能找到對每個人最有效的藥物。而在剛開始的這段時間,定期的接受醫師的檢查,是必要的。

癲癇發作時的處置方法

1. 立即躺下,將病童側臥或僅使頭部側向一邊,
 在頭下墊些衣物避免磨擦傷害,並讓病童口液易於從口中暢流。

2. 維持呼吸道的暢通,鬆開過緊的衣服。

3. 如果病童躺臥在床榻上,不可遠離,以免跌落發生意外。

4. 不要塞任何東西到口中,更不要硬把咬緊的牙齒撬開。

5. 仔細觀察與記錄發作型態、持續時間。

6. 不需作人工呼吸。

7. 除非病童位於危險或易受遭害之處,否則絕不可移動病人。


新聞資料來源: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95年7月)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