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肥胖是可怕的慢性病:21世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文�彰基鹿基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梁錫謙醫師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型態的改變,肥胖變成世界性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上體重過重的人口約佔十億,其中肥胖人口約佔三億。肥胖不只是營養過剩而已,很多疾病更與肥胖息息相關,例如糖尿病、高血脂症、膽結石、非酒精性脂肪肝、睡眠呼吸終止症候群、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乳癌、子宮內膜癌、不孕症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

為了正視全球性肥胖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提出肥胖定義,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為主,腰圍為輔。正常身體質量指數範圍是18.5到24.9之間,並以25及30當做過重及肥胖的切點。

倘若腰圍超過標準(男性大於102公分,女性大於88公分)則其疾病的風險度再提高一級。但由於種族及地域性的不同,各國對肥胖定義也不盡相同,所以參照「國人肥胖及體重定義小組」建議,國人正常身體質量指數範圍應在18.5到24之間,並選擇24和27為過重及肥胖的切點。

肥胖原因是多重因子的,包括生活形態、飲食習慣、缺少運動、內分泌疾病、遺傳等,其中生活形態是主因,而遺傳也佔了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有學者提出「天擇假說」,推論擁有肥胖基因者,在原始洪荒時代較佔優勢而繁衍下來,但在現代經濟發展環境中,卻容易造就肥胖的個體。

肥胖的臨床評估包括(1)肥胖病史(2)身體理學檢查(3)檢驗或檢查。目的是要找出由其它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肥胖,例如腦下垂體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長期類固醇使用、降血糖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所以肥胖治療需經醫師評估,切勿自行服用減肥藥物。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醫療支出。減重要由運動、飲食、行為改變著手,且要有信心和持之以恆,一般減重原則是三至六個月減掉初始體重的五至十%,就算一次成功減重。以下提供減重原則:

1.規律運動:
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促進健康,而每日60分鐘,可達到減重效果。

2.注意飲食:
均衡營養,避免高熱量飲食、甜食,記錄每日飲食熱量、運動量和體重的變化。一般開始先每日減少五百大卡。

3.加入團體:
參加醫院舉辦的減重課程及減重班,可量身設計,且提供運動場地及健身器材,尤其產生同儕壓力,強化您減重的動機。

4.堅定信心:
減重過程中常會有體重停滯不再下降的現象,所以要有信心,不可半途而廢才會成功。

5.藥物使用:
假如上述方法的效果不佳,可考慮配合藥物治療,目前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及台灣核可上市的藥物為Xenical和Reductil。

6.手術治療:
一般BMI大於40或大於35且合併肥胖相關疾病,經醫師評估後方可施行。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