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膽鹽或膽素不平衡容易造成膽結石!

膽結石此處所稱的「膽」並非國人俗稱代表「膽量」的「膽」,而是儲存與調節肝臟所分泌之膽汁的容器─「膽囊」。雖然部份總膽管結石乃是原自膽囊結石的滑落,不過這裡所說的「膽結石」,也不包括膽管或肝內結石,而僅僅是指膽囊內的結石而已。

膽囊位於人們的右上腹部。其結石以四十多歲的肥胖婦女居多。膽結石的外觀變化頗多,就顏色,有從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黃色到膽色素高的棕黑色;其中有堅硬的、脆的或鬆軟的;就形狀而言,則有大、小以及各種不同的形狀。膽結石成因目前仍有部份不清楚,一般都來自膽鹽或膽素的不平衡、膽汁滯留以及膽囊壁的病變(包括內膜缺血、磨損、細菌入侵、先天異常或腫瘤等)所造成,國人的膽結石以棕黑色之高膽素結石較為普遍。

有些膽結石形成慢,造成膽囊病變不明顯,可能會沒有異樣的感覺。一般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病人都有症狀,其中部份因膽囊內膜病變產生不適而反射到其他部位,被誤認為是心臟、胃、十二指腸、右腎或脊椎等疾病而接受長期治療卻難以改善。膽結石很容易引發急性或慢性膽囊炎,若石頭堵住膽的進出口,症狀會相當嚴重,甚或演變成生命危急的敗血症。當小結石掉入總膽管卡住出口而使膽汁滲入胰臟,也可能造成較劇烈症狀的膽石胰臟炎。如果慢性膽囊炎持續發炎,久而久之將導致到處粘黏,增加手術的困難,也將難排除與膽囊癌牽連的機會。

診斷膽結石及其合併膽囊等病變,在造影方面近一、二十年來有較大的變革,目前超音波已成為一種簡單、便宜、高診斷率、被檢查及檢查者都少傷害的普遍診斷工具。在治療方面,國人膽結石之膽固醇含量低,用超音波擊碎或藥物溶解目前都不切實際,除了完全沒症狀、高齡、嚴重心臟病或其他高手術危險群等病人外,最好都安排手術治療,以免屢遭此一腹內大患的侵襲。 

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已愈見純熟,較肥胖病人可省掉傳統手術之腹壁必須切開一個大傷口,大大減少手術的痛苦,也未有較高的併發症,所以已經有越來越多膽結石病人接受此一治療。當然如果合併有複雜的發炎與粘黏,經腹腔鏡治療仍有不如傳統手術方便,一般術前、術中都會審慎評估。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
本文作者:臺北榮民總醫院 龔松保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