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自律神經與眩暈的導火線大多是「腦」中的不安定分子!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 郭育呈主治醫師

造成眩暈的原因一般可分為中樞性及周邊性。中樞性眩暈是由腦幹、小腦或大腦病灶所引起;而周邊性眩暈大都因內耳或前庭神經病變所造成。其中僅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是因自律神經系統出問題而引起眩暈。

所有器官都由自律神經支配,其路徑從大腦皮質、邊緣系統、下視丘、小腦、脊柱延伸至周邊神經。若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臨床症狀會呈現各種不同且複雜的表現,如眩暈、流汗習慣改變、胃排空減緩、腹瀉、便秘、膀胱或性功能障礙等毛病。

眩暈通常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反覆短暫地發生,當姿勢改變、鹽份攝取不足或服用利尿劑會使情況惡化。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眩暈通常會合併其他如心悸、昏厥、長期疲倦、難以入睡、焦慮等自律神經症狀。

周邊神經病變合併自律神經功能失調,進而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及眩暈等症狀,最常於糖尿病病人身上發生,盛行率約百分之十。糖尿病病人常在罹患糖尿病多年後會出現自律神經病變,並有四肢末端麻木無力等末稍神經病變的表現。

其他較罕見的周邊神經病變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受損,如類澱粉變性神經病變(amyloid neuropathy)、急性神經發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癌旁自律神經病變(paraneoplastic autonomic neuropathy)等;另外以基因突變之遺傳模式導致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者有:遺傳性感覺及自律神經病變(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ies)、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等罕見疾病。

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眩暈主要肇因於姿勢性低血壓,當姿勢改變時容易出現頭昏眼花、臉色蒼白、視力模糊、心悸、噁心、眩暈、全身倦怠無力或無法集中思考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暫時性神智喪失或昏倒的情況發生。這些症狀容易出現在清晨、用餐後、站立過久或活動當中。

目前可藉由客觀且量化的方法來評估自律神經功能,譬如姿勢改變時血壓脈搏相互間的變化、心跳間變異數及交感神經皮膚反應等檢查,用以推測自律神經受影響的程度,並可作為治療的參考。

治療姿勢性低血壓首重病人平時的保養。睡覺時床頭提高,平日穿著彈性襪,姿勢改變時應採緩慢且漸進式,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姿勢突然改變、過熱的生活環境、如廁過度用力,少做咳嗽或手抬過頭等增加胸內壓而降低靜脈回流的動作。攝取高鹽飲食及大量水份,少吃大餐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酒精之飲食。

若稍感不適,可利用身體做雙腳交叉、彎腰、半蹲、緊縮腳部、腹部、臀部肌肉等動作來降低周邊靜脈血囤積,以增強心臟收縮、提升血壓及腦部灌注。若無效可考慮fludrocortisone、ephedrine、dihydroergotamine、pyridostigmine 等藥物的治療。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十二期(95年6月)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