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中醫循古法「三伏天」穴位外敷,幫您緩解呼吸道症狀!

文�署立花蓮醫院中醫科 吳炫璋醫師

三伏貼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是中醫所謂冬病夏治的觀念,在每年夏季最熱的三伏天(初伏、中伏與末伏三天)時,在背部的一些穴位上敷貼中藥,用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到了季節交換,氣候進入秋冬時就能避免一些外感疾病與固有宿疾的發作,減緩一些呼吸系統的疾病。

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人類依賴大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理和病理都會受自然規律影響和制約,氣候的冷暖會對人體產生微妙的影響。中醫內經上說「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三伏天就是利用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此時治療某些屬於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依此原理,三伏天穴位外敷適合於一些在秋冬季節容易發作惡化的疾病,像是哮喘、過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退化性關節炎、風濕病等,都屬於這一類疾病,採用夏季敷貼,配合針灸與中藥調理等方法治療之後,冬季可以減輕發病、甚至痊癒。

《中醫小百科》今年農曆丙戍狗年的三伏天

       初伏天為7月20日(星期四)
       中伏天為7月31日(星期一)
       末伏天為8月09日(星期三)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初伏、中伏、末伏約30天,此時人體的陽氣順應天氣而旺盛,「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後,“小暑”與“大暑”之間,在中醫的理論上皮膚腠理開泄,藥物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所,依中醫「春夏養陽」觀點,此時是「補益陽氣、驅散體內寒痰」的最佳時機。也就是說此時人體的陽氣會順應天氣而旺盛起來,故將具有減敏、平喘及化痰止咳的藥材,敷貼於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穴位,達到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目的。也是治療冬季哮喘的最好時機,三伏天治氣喘逾八成有效。

近代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使用三年,對防治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有效率達80%以上,且身體的免疫力提升、感冒會減少、過敏現象會減輕或消失。雖然具有臨床效果,但這類藥物對皮膚有少許刺激性反應,因此藥物劑量、調劑方式、穴位選取及給藥對象選擇均需由專業中醫師評估。

《中醫小百科》那些人不宜適用三伏天?

穴位貼敷適用對象為兒童及成人均可。當天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應接受三伏天穴位貼敷。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