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文明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高尿酸血症與痛風關節炎有關!

文�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免疫風濕科 李靜芳主治醫師

近年來,國內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口正逐漸增加,根據衛生署的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成人罹患高尿酸血症的比率男性可達四分之一,女性亦達六分之一,其中更以青壯年患者最多,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醫學研究也發現,高尿酸血症除會導致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痛風關節炎(一般簡稱為痛風)外,也與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狹心症、心肌梗塞)及腦血管病變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在健康保健上是絕不容大家所忽視的。

一旦人體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即易產生尿酸鹽結晶體並沉積於關節、軟骨或滑膜而引起一系列的發炎反應,因而導致關節發紅、腫痛、甚至無法行動或關節變形,便稱為痛風性關節炎(簡稱痛風)。

一般而言,血液中尿酸的濃度愈高,以及持續的時間愈久,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愈大。然而,要特別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加上關節酸痛不等於就是痛風;相對地,尿酸不高也並不表示關節腫痛一定不是尿酸造成的。因此,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痛風治療以藥物及飲食控制為主,少數需外科手術治療。在飲食治療方面,宜每日至少攝取2000㏄以上水份以幫助尿酸排泄;維持標準體重,過度肥胖者應慢慢減輕體重;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避免飲酒;以及減少食用高普林食物、例如:發芽豆類、蘆筍、香菇、動物內臟如雞肝、雞湯、豬肝、豬腸等、魚類 如白鯧魚、虱目魚、吳郭魚、四破魚、白帶魚、烏魚等、海產類如草蝦、牡蠣、蛤蜊、干貝等、小魚干、肉汁、雞精、酵母粉等。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秋水仙素、類固醇等三大種藥物來減少疼痛、降低發炎現象;急性期之後或是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病人,可以使用秋水仙素、降尿酸藥物來治療與預防急性關節炎之發作。至於手術治療,大多是因長期未能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導致痛風石過大,嚴重關節破壞,或是肌腱斷裂需修補的患者,則可用手術治療。


同文轉載於自由時報 健康醫療版 E29(95.04.21)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