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家族性多囊腎疾病,基因檢測可得知是否體顯性!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 李佳蓉主治醫師

“醫生,腎臟長水泡有沒有關係,會不會洗腎?”

“醫生,我的腎臟病會不會遺傳給小孩”

“醫生,我家族有多囊腎疾病,我該注意什麼?”

門診病人的疑問,關係著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與未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今天以家族性多囊腎疾病為題,做一解說。

首先,第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腎臟有水泡(水瘤,水囊)並不等於多囊腎病。所謂「單純性水囊」,代表雖然腎臟有水囊,但病人不會因此有腎功能上的影響,隨著年歲增加,單純性水囊發生的機會其實相當大;小於50歲的健康成人,只有小於5%的人可能發現單純性水囊,但年過70歲,約略五個人就有一個有腎水囊(22%)。因為不會造成腎功能的惡化,因此,除非水囊太大導致長期腰痛,或外力導致出血,破裂或感染,不然是不需治療的。

相對來說,「家族性多囊腎」就沒有這麼簡單。有些疾病如「體隱性多囊腎」,「髓質囊狀腎臟病」等,是以小兒發病為主,較少發生也很少看到大家族的案例;所以本篇文章,是針對家族性多囊腎中的「體顯性多囊腎」做進一步探討。

要診斷「體顯性多囊腎」,除了特定家族曾做過基因檢測,可用驗血的方式得知,有無遺傳到發病基因之外,目前還是要靠影像學的檢查。腎臟超音波是最方便、便宜,沒有輻射量且不具侵襲性的檢查。若病人腎臟變得很大,而且兩側都滿佈大大小小的水囊,我們幾乎可以判定其可能是「體顯性多囊腎」的患者。所謂「體顯性」的意思,是指這個病會遺傳,而且家人發病的機率約一半一半,男女都有。若病人有典型的超音波變化,加上家族腎臟病史(如:家族中有人進入長期透析,或家人曾被診斷多囊腎),則此病人即確診為「體顯性多囊腎」患者。

一旦診斷是「體顯性多囊腎」患者,或是家中有「體顯性多囊腎」之遺傳,會面臨什麼問題,該如何看待這個疾病,及如何追蹤?

「體顯性多囊腎」患者的腎功能會慢慢惡化,最後進展到需要透析治療。平均開始透析的年齡約53∼56歲,佔所有透病人的5∼10%,而且因為腎臟構造受到無數水囊的影響,容易與血尿,腰痛,高血壓,尿路結石,及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因此,應早期診斷,而且無論目前腎功能為何,確時做到慢性腎臟照護的原則,避免不明的藥物,飲食低鹽,低蛋白,多攝取水份,嚴格控制血壓,定期追蹤腎功能。才能延緩進入末期腎臟病的時間,也才能避免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若家族確有「體顯性多囊腎」遺傳,建議家中成員都應至醫院篩檢,若追蹤至30歲仍無腎水囊發現,則可視同沒有得病,不需再密切追蹤。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七期(94年12月)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