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健檢e櫥》治療「腕隧道症侯群」傷口小、復原快!

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新利器-拋棄型「腕隧道手術切刀」,使用一次即丟棄,不但不會有疾病傳染的可能,而且價格便宜,大幅地降低醫療成本。此外,由於手術的時間短、傷口小,使得術後的疼痛感降低,不僅沒有手腕疤痕的問題,而且手部功能恢復迅速。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已利用此種手術方法治癒了二十餘例「腕隧道症候群」的病患,術後三個月追蹤隨訪,反應十分良好。

何謂「腕隧道」?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骨科醫學部溫哲昇醫師說,解剖學上,在腕關節腹面部位,其底層有八塊腕骨,上層有一橫走腕關節韌帶,因此形成一通道。此通道內有手指屈肌及正中神經通過,而造成「腕隧道症候群」的病因,正是此一通道壓力過高,導致正中神經壓迫而產生不適症狀,如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腹面麻木、疼痛。甚至夜間劇痛,手掌握力減弱,症狀稍久還可能出現拇指肌肉萎縮,嚴重影響手部功能。

溫哲昇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較常發生在四、五十歲患者,女性病人稍多,特別像勞工朋友、家庭主婦、按摩師或美髮師等腕部負擔較大的人都是好發的族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廣大的摩托車族也是此種病症的高危險群。

溫醫師說,此病症大部份是不明原因所致,然而臨床醫師必須鑑別診斷,是否有其他危險致病因素,例如:痛風結石,造成腕隧道狹窄;或者長期洗腎病患,手指屈肌產生類澱粉病變、肌腱腫大、積水,也會造成腕隧道壓力升高;有些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週邊神經炎,也易造成正中神經症候;另外,少數因骨折後,腕關節骨骼變形壓迫到正中神經。甚至,也須考慮是否發生頸椎神經壓迫的問題,因為其症狀與「腕隧道症候群」十分類似。

治療方面,「及早發現,提早治療」是不變的原則。一旦出現手掌麻痛不適現象,應立即求診於專科醫師,如果是早期症狀,大部份只要好好休息,多多熱敷,配合藥物及復健、護具等保守治療即可獲得緩解,並不需過度緊張。然而,若起初沒有好好診治,到後期出現嚴重症狀時,表示正中神經受損已達到某種程度,臨床上必須藉由肌電圖檢查,最後極可能只有透過手術才有療效。

溫醫師說,手術的原理為將橫走的腕關節韌帶縱切,使腕隧道壓力驟減,正中神經壓迫情形便能改善。手術的方法大致可分成三種:第一種為傳統切開手術,在手掌腹面劃下縱切刀口,直接切開腕關節韌帶,因為手掌面疤痕的關係(約三∼四公分),對手的觸覺較有影響;第二種為腕關節鏡手術;第三種為特殊的「腕隧道切刀」技巧。後兩者只需在手腕處切開一公分左右傷口,即可完成手術,並不會造成手掌疤痕問題,不過手術技巧性較高。

目前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手外科病患,因診斷為不明原因性「腕隧道症候群」病例而需手術者,皆採行拋棄型「腕隧道切刀」方法,使用一次即丟棄,不會有疾病傳染的可能,既安全又可靠。更因傷口小,手術時間非常短,僅需10∼15分鐘,使得術後疼痛大為降低,所以恢復迅速。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利用此種器械施行手術的二十餘例病人反應皆十分良好,術後三個月追蹤隨訪,手部功能恢復良好,也沒有手腕疤痕的問題。

總結以上,溫醫師提醒民眾,早期的「腕隧道症候群」並不需要開刀治療,以一般保守性治療即可獲得緩解,然而一旦懷疑有腕隧道壓力過高的症狀時,便需及早求助於手部專科醫師,儘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新聞資料來源:振興復健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