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精神障礙學子的世外桃源!邀您走訪蘭亭書苑一窺究竟!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護理長 張碧凰

近來精神病患再度成為社會大眾矚目的焦點,凡是出現干擾社區安寧的人幾乎都被貼以「精神病人」的標籤,不管他是否經過醫療診斷,就將危險人物和精神病患畫上等號,精神病患顯然成為家庭、社會的不定時炸彈。但是,精神病患果真如媒體所報導般的危險嗎?假設精神病患經過適當的治療、復健與安置,是否能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位於台北市象山下的蘭亭書苑,成立於民國87年,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原台北市立療養院)青少年日間留院的一部份,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個設置於精神醫療機構的嚴重情緒障礙特殊教育班,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這一群罹患精神疾患的青少年得以有機會接受特殊教育,並取得國中與高中職文憑。

七年來,蘭亭書苑結合精神醫療與特殊教育模式,呈現三種教學特色:多元化教學、彈性評量、教材與課程的彈性選擇;並運用象山地利資源,開創生態教育園區,在大自然中經歷感動,克服恐懼,安頓身心,治癒創傷。同時我們要感謝國際扶輪社第3520地區第七分區的五個社(西南社、華麗社、華欣社、華樂社、南華社),以「人道關懷」及「扶助弱勢」的精神,捐贈了園區五面生態展示牌以及提供「培訓生態種子教師」之經費,讓蘭亭書苑推動「生態教育園區」的理念得以實現。

蘭亭書苑模式聘請了許多專家參與教學,其中有11位專家均已持續授課四年以上,如果沒有熱情與理想,每個小時四百元的鐘點費,是很難讓專家們堅持下去的;而此次參與發表的陳柏亨老師與陳欣婷老師便是其中兩位。

陳柏亨老師是一位年輕有抱負的記者,在工作並攻讀研究所的同時,每週與我們的孩子相聚兩小時,教導他們欣賞電影的技巧,並用影像記錄孩子們的生活點滴,五年如一日。他一直很想為孩子們做些事,讓社會大眾看見這群特殊孩子,他們就像一般的青少年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理想與願望;他期盼透過他的鏡頭,精神病患的問題能被社會大眾更客觀的審視,溫和的對待。於是,「象山的孩子」誕生了!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以柏亨老師的攝影作品為經、孩子們的插畫成品為緯,再以六個孩子的生命故事串連而成。除了新書【象山的孩子】發表外,也同時展出柏亨老師為孩子們拍攝的作品。

陳欣婷老師是位熱情的舞蹈工作者,四年多來,她持續為這群動作僵硬、缺乏生活動力的孩子們帶來韻律、舞動與歡笑。此次乃希望藉由舞蹈演出的過程,再一次的讓孩子們聚焦於肢體和心靈的對話。

若不是臺北市教育局對蘭亭書苑的贊助與支持,這群精神疾患青少年就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我們也將提出蘭亭書苑模式發展的專題報告,同時邀請精神醫療與特殊教育的學者及專家們,針對精神醫療與特殊教育跨業合作模式做討論及對話,希望推廣社會大眾對此合作模式之了解,並鼓勵有需要的學生能納入此教育服務。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