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月子沒做好將毛病纏身?是每個婆婆媽媽都會有的疑問!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蔡沛芳中醫師

如何坐好月子?是每個婆婆媽媽都會有的疑問。然而坊間說法甚多,往往讓民眾無所適從,只好寧可信其有,能遵守的全都乖乖做到。然而,要吃什麼?要怎麼補才對?哪些坐月子禁忌一定要遵守?才不會留下後遺症呢?月子坐的好,產婦健康,奶水充足,心情愉快,寶寶也跟著健康起來。月子沒坐好,就可能毛病纏身沒完沒了。

【生化湯怎麼吃?一定要吃嗎?】

生化湯最早源於隋朝的錢氏生化湯,組成只有五味藥:川芎、當歸、黑薑、炙草、桃仁。其目的為養血活血,產後補血、袪惡露。之後有其它版本,但組成多為這五味再加上其它藥物,這時就要看體質適不適合吃加味的生化湯了。西醫不論自然產剖腹產,在產後頭3天左右會視子宮收縮好壞給予幫助子宮收縮藥及子宮按摩。故生化湯在產後無血崩或傷口感染情況下,西藥停用後,開始服用。

■自然產者第2∼3天可開始喝,一天一帖,喝5∼7天。
■剖腹生產者,一般在產後第5∼7天開始,喝7∼12天。


服生化湯應隨個人體質調整,惡露之中沒有血塊,且小腹不痛,只剩少量褐色出血,就可停服生化湯,開始依個人狀況選用不同的補藥。切記的是,生化湯並不是吃得愈多愈好,常聽到有人吃了三十天的生化湯,不但惡露總是沒完,還造成失血貧血,真是得不償失。有的人不想吃生化湯也不用勉強,但一定要好好休養,注重飲食均衡。

【為什麼要坐月子】

從一懷孕開始,母體的各系統就為了營養適應逐漸長大的胎兒不斷的在變化。這些變化正常來說是在40週內一步步慢慢出現的,卻在一個短時間的分娩把整體的平衡改變了,加上分娩時出血多,又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母體若沒趁剛生完的一兩個月內好好的調養使身體狀態恢復,等過了這段時間才發現毛病一大堆,要再處理就很麻煩了。而這段恢復期即是中國俗稱的坐月子。(在西醫稱為產褥期:指的是胎兒及胎盤娩出後,到產婦的身體及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8周。)

在古代由於環境差,吃的也不好,又是男尊女卑的社會,老祖宗為了產婦的健康復元著想,定了許多規矩,而有坐月子的習俗出現。出發點都是為了產婦可以趁這一兩個月內吃的好一點,好好歇息,不要勞心勞力,這樣才恢復的快。不過在科技發達生活舒適的現在,有的規矩則要稍做調整,以適應時代。

【坐月子常見問題】

▲真的不能洗頭、洗澡、不碰生水、不觸風寒嗎?

以現在觀點來看,要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真的困難又不衛生。尤其在台灣這亞熱帶島嶼氣候。古人因為沒有現在不漏風的水泥房子,也沒電熱水器、吹風機,又都留長髮,一洗頭洗澡便很容易受風寒,而產後氣血筋脈俱虛不宜再受涼,且怕剛生完會陰的傷口受到感染,所以才會訂出這條規矩。

現代環境舒適便利,且陰部傷口在生產時經過縫合,且醫院也會教導如廁後用乾淨的溫開水沖洗,一樣要注意不要碰冷水,連洗手也要注意。剛生完前兩天可以擦澡方式,待體力較好時可沐浴但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不適時無人幫助。洗澡時間不宜太長。一週後可以洗頭,注意都要在浴室內擦乾,吹乾頭髮,穿好衣服才可出來。絕對不可以受涼。

▲不能吃溫度冷的跟冰的食物、冷性食物、堅硬食物嗎?

前兩樣食物不能吃的理由如同上述:產後氣血筋脈俱虛不宜再受涼,而不要吃堅硬食物是因為生小孩鈣質母親容易不足,怕吃了硬的東西容易掉牙齒。

▲不能吃鹽巴嗎?

因為懷孕食每個孕婦或多或少會有水腫的現象,怕吃多鹽巴會加重產後水腫的情形,並不是一點鹽都吃不得只要飲食清淡、營養均橫、不太鹹、不要吃刺激性強如辛辣燥熱、太酸的食物即可。

▲真的不能喝水嗎?料理一定要加酒嗎?

產婦是可以喝水的,但要喝溫熱的水,不要喝冷開水。古代為了怕產婦喝到沒煮過的不潔生水生病故有此一說。要注意:對酒精過敏、B型肝炎、C型肝炎、腎疾、心臟病、高血壓、乳腺炎、子宮炎、痔瘡出血、有發炎感染狀態及熱性體質的產婦,則不要吃酒。

▲麻油雞酒何時吃?

喝完生化湯之後,才是開始吃麻油雞酒的時機,此時子宮內膜已經重建,而傷口(自然生產的會陰傷口,剖腹生產的傷口)也大多癒合完全;麻油、酒才可以開始使用。而不吃生化湯者,也請這時候才開始吃麻油雞酒。

▲生乳通乳食物有哪些?

豬蹄、豬腸、雞蛋、鴨蛋、羊肉、牛肉、羊奶、牛奶、絲瓜、金針菜、蔥、白豆類、豆腐、豆漿、芝麻、花生、核桃、紅蕃薯、魚類、蝦子、牡蠣、花枝、海參、枸杞、桂圓…等。

▲退奶要吃什麼?

避免生乳食物,以麥芽湯為主,多吃韭菜、人參茶、人參鬚…等。

▲乳腺炎怎麼辦?

生化湯要暫停,食物要清淡不燥熱為原則,少吃酒類、胡麻油、生薑、大蒜、辣椒…等食物。用炒麥芽1∼2兩為主,加上清熱消炎的中藥材,加水3~4碗,小火煮20-30分鐘,早晚各煮一次喝,3-5天乳房不痛即可停止。

▲其它注意事項?

慎寒溫;適勞逸;勤清潔;調飲食;保持愉快心情。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