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切的疾病可說是因微量營養素不足所造成,我們所熟悉的胃病亦不例外,而營養的問題要用營養學來解決。我們不要以為有攝食足夠的維生素了,應該不會有缺乏的問題,但因胃病造成胃酸分泌的不正常,連帶的其他健康問題都會出現的。
一般人以為胃炎、胃潰瘍,只要對症處理就好了,殊不知胃病牽涉到胃酸分泌多寡或有無,此與身體的代謝與健康有極大的關係。若因胃酸分泌過多而服用制酸劑,使胃酸分泌不足,直接影響到胃中蛋白質的分解,亦將造成其他營養素不能被吸收,尤其是維生素B群、C、鈣質等,故間接的導致其他慢性病的發生,或骨質疏鬆及折骨癒合不良等毛病。其嚴重者導致體內抗體低下,人體細胞DNA受損,癌症發生等現象,故不要忽視胃酸分泌不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胃酸分泌的器官與機構
胃是動物消化系統中最重要的第二站,次於口腔內消化作用,在此蛋白質被胃蛋白脢所分解,形成單一胺基酸或多胜呔。而促使胃中酵素發揮其致活功能的是胃酸,若胃酸分泌不足,蛋白質的消化即發生問題,久而久之,胃消化不良的毛病即發生。
胃部有兩種管腺,一為胃腺,主要分泌消化液;二為賁門腺,主要分泌粘液來保護賁門的粘膜。而胃腺由三種細胞所構成:頸粘液細胞分泌粘液,位於表面上皮層之下;主細胞分泌消化液,主要為胃蛋白脢,位於腺體之中間,頸粘液細胞之下方;壁細胞則分泌鹽酸,即所謂的胃酸,壁細胞位於胃底部﹝fundus﹞靠賁門處,含有許多小管與腺腔相通。
誘發胃酸分泌的因素
胃酸的分泌共分成三種相,即頭相、胃相、腸相等三。頭相者即吾人想到或看到吃的東西,會開始分泌胃酸,如想到梅乾時,口內發酸,胃中也分泌胃酸,此分泌量約佔胃酸的十分之一量。胃相者是食物進入胃中,物理刺激胃壁,而誘發分泌胃酸,此量約佔三分之二。最後是腸相,食團經胃幽門部位進入十二指腸處,因十二指腸的物理性擴張,也會促使胃酸分泌一些,但其量不多。
胃酸在消化上的角色與功用
食物一進入吾人胃中時,胃酸即開始分泌。胃在排空時pH值約在7.0∼7.2間,當食團進入胃中時,pH值可降達2∼3之間。胃內胃蛋白脢元(Pepsinogen)、副胃蛋白脢元(Parapepsinogen)要發揮其消化功能,必須先被胃酸活化,轉變成胃蛋白脢(Pepsin)及副胃蛋白脢(Parapepsin)。胃蛋白脢元最適當的致活pH值約是 2.0(1.6與3.2兩致活峰段),若pH值由7.0降至2.0,其氫離子濃度增加約50倍,在如此高的酸濃度下,胃蛋白脢才會被致活,再將蛋白質消化分解。若胃有發炎或胃壁潰瘍者,承受不了此酸濃度的浸蝕,胃會引起發熱感或疼痛,也就現出胃的病態或火燒心的狀況。
另外在腸道胰液消化蛋白質系統中的前羧胜涷脢(procarboxypeptidase),要轉化成能消化蛋白質的羧胜涷脢(carboxypeptidase),亦要胃蛋白脢(Pepsin) 來致活。所以,如果胃酸分泌不足時,胃蛋白脢無法產生,除影響胃中蛋白質的消化外,也將影響到腸道中蛋白質的進一步被消化及胺基酸的吸收利用。故胃消化不良或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其肌肉長不出來,永遠都是瘦瘦的、乾扁扁的樣子。
(胃中蛋白脢參閱下二圖)
圖一 消化系統中蛋白質分解相關酵素作用圖解(1)
圖二 消化系統中蛋白質分解相關酵素作用圖解(2)
胃炎、胃潰瘍的發生原因
神經緊張的人,容易罹患胃消化不良,諸如研究報告指出,將小老鼠用東西綁住過一夜後,即發現胃、十二指腸部位出血。Hans更指出人們經一夜的空襲、士兵等待開戰前一天、學生考試開夜車等等,均馬上會發生胃潰瘍狀態,若給與可體松(Cortisone)服用時,舊的潰瘍會馬上復發,新的潰瘍亦會再現。而工作緊張的人,導致神經傳導系統發生問題,迷走神經到達胃的腸肌叢,未能刺激胃腺分泌胃酸,導致胃蛋白脢元不能被致活。這種人要放鬆自己情緒,從理念上去控制心情,最好有適當的運動或打坐、練功來緩和情緒。
泛酸、維生素B1與胃酸分泌
喝稀鹽酸暫可解決胃酸分泌不足問題,但最重要者是要確實補充泛酸及維生素B1,尤其是泛酸。曾有一自願受試者,長期吃不含泛酸的食物,結果出現胃酸分泌不足、消化脢偏低、消化分泌素減少、胃蠕動降低等現象。此位受試者在連續補充三週的泛酸後,才完全恢復正常。故泛酸對胃分泌胃酸是很重要的一種維生素。
Zucker氏指出中度泛酸缺乏,就會影響到胃酸的分泌,若繼續嚴重缺乏泛酸,則胃酸反而大量的分泌,最後分泌的量可能是正常胃分泌的2∼3倍。此時在高濃度胃酸情形下,若此人生氣或情緒有問題,則馬上會發生潰瘍。
另外,維生素B1缺乏者,胃腸道缺乏張力,其胃腸蠕動不佳,亦影響胃酸的分泌。
胃酸分泌不足影響維生素吸收
胃酸分泌不足時,容易得到胃炎,因胃中pH值太高,不能抑制細菌或黴菌的滋長,故容易發生胃炎。一般而言,細菌的最適生長pH值是介於6.0∼7.5之間,若胃酸分泌不足,胃之pH值可能在於5左右,故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除此以外,胃酸分泌不足時,縱使有攝食足夠的維生素,但卻有些不能被吸收,有些則被破壞,尤其是維生素B12、B6、C、泛酸、菸鹼酸、葉酸等。
胃酸分泌不足影響鈣的吸收
胃酸分泌不足會影響鈣質的吸收,有很多人雖喝了牛奶,吃了維生素D,但還是有骨質疏鬆症發生,此種人應檢查一下是否胃酸分泌不足。一般整形或骨骼斷裂手術者,醫生會投與鈣質等物質,以幫助骨骼的癒合。為要確保鈣質的吸收,醫生會檢查病人的胃酸分泌情形;若病人胃酸分泌不足,即會教以喝稀鹽酸的方法來補充。故做整形手術的人,或骨折病人,若缺乏胃酸,鈣的吸收是不良的,當然癒後也不會很好。
胃酸不足維生素吸收不良致病
在美國有一婦女罹患疾病有十七年之久,她一個醫生看過一個醫生,均被診斷為維生素B群缺乏症,雖給與綜合維生素、單味維生素以及肝臟或肝臟抽出物等,但所有處理均對症狀無有改善。最後有一位醫生給的處方是:每餐中給她一些鹽酸稀釋液,結果在一週中症狀完全消除,得到快速與神蹟似的改善,疾病也因此而消失,往後亦維持此健康狀況。由此可知在胃酸分泌不足的情形下,給與維生素B群亦不會被吸收的,故必須先解決胃酸分泌不足的問題,然後才能分析維生素補充後對疾病有無改善。
維生素缺乏與癌症的發生關係
Ames氏(1999)指出人體長久缺乏葉酸、維生素B6、B12、C、E等會引起DNA的一股或雙股結構類似幅射性的損壞,終致會造成癌症的發生,會引發癌症,尤其是直腸癌;亦會引發心臟病、腦功能障礙等毛病。缺乏維生素B6會引發染色體破損,終致發生癌症、心臟病、腦神經障礙等毛病。缺乏維生素B12會引發染色體破損,終致發生癌症、心臟病、腦功能障礙、神經細胞損傷等毛病。缺乏維生素C造成DNA大量氧化,終致引發癌症、心臟病,白內障發生率多出四倍。缺乏菸鹼酸造成DNA無法修補,引發記憶力衰退、神經細胞症候群等毛病。維生素E缺乏引起DNA的氧化、免疫系統的障礙,導致癌症的發生,且直腸癌的發生率多出兩倍,心臟病多出一點五倍。
由上述可知甚多的身體重大疾病,很多是發生在維生素缺乏情形下,而縱使我們攝食足夠的維生素,但若胃酸分泌不足,卻會影響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故追根到底,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發生,往往是長期缺乏維生素所引起的。
胃酸過多或胃潰瘍者吃制酸劑的傷害
一般人患有胃炎或胃潰瘍,統稱為胃病,其實是因營養素缺乏所引起的消化性疾病,應從營養角度來求解決。醫生在治療胃病時,會給病人吃胃酸抑制劑或中和劑;或有人在胃病、胃潰瘍醫治無效後,常常會吃些胃酸抑制劑成藥,來舒緩胃酸所造成的困擾。記得卅幾年前即有一美國醫生提出要求,呼籲美國政府立法來禁止胃酸抑制劑藥物的販賣。理由無他,因胃酸過低會造成諸多的代謝失常。一個人分泌足夠的胃酸,才不會造成食物中蛋白質代謝不正常,以及維生素C的吸收困難,同時也不會造成維生素B群的被破壞,且可預防礦物質被大量吸收入血流中,而造成貧血以及骨骼易斷碎等現象發生。
胃酸所引起的相關問題
胃酸如上所述是如此重要,現在我們要釐清的問題是(1)正常的人,如何維持胃酸分泌正常?(2)有胃病的人,如何讓胃酸分泌正常?(3)胃無病但胃酸不足的人,如何讓胃酸分泌正常?(4)胃壁萎縮的人,如何改善胃酸分泌狀況?(5)感覺胃酸過多的人,不吃制酸劑,如何因應?特依各別不同的情況,以便以營養的知識,來舉出因應之道,讀者可自己成為自己的醫生,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1)胃分泌正常人的保健
一個胃消化正常的人,其胃酸分泌亦是正常的,其平時的微量維生素營養攝食較均衡足夠,尤其是食物中的蛋白質攝食夠量,且微量原素的維生素A、B1、B2、B6、泛酸、菸鹼酸、膽鹼和其他的維生素均不缺乏。這種人可照目前飲食的狀態,繼續保持營養攝取的均衡。但年齡較大者,營養吸收、利用受限制,這是若還是胃酸分泌正常就好,不然就要注意是否影響胃酸分泌的維生素缺乏了。
(2)有胃病的人,如何讓胃酸分泌正常?
已得胃病,要胃酸分泌正常,需注意攝食好品質的蛋白質如乳、蛋等,乳、蛋的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是所有食物中最佳的,亦即胺基酸範譜(amino acid profile)最平衡。我們不要怕蛋黃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因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質(lecithin),可糜乳化脂肪成微粒分子,促使微粒脂肪進入粒線體中,進而加以氧化利用,故對脂肪的代謝相當重要。蛋黃中富含鈣、磷以及維生素A等。其他涉及食物代謝的微量原素如維生素B1、B2、B6、泛酸、菸鹼酸、膽鹼和維生素A等亦要補充,始可讓胃酸分泌正常。
若胃或十二指腸有潰瘍的人,首要先看醫生將潰瘍治好。很多長年胃病的人,雖自己吃吃胃藥或制酸劑,但胃潰瘍時好時壞,其實沒有根治。近年來澳洲有一醫生發現長年胃病的人,其實其胃幽門進十二指腸的部位有螺旋桿菌隱藏危害,故雖吃胃藥卻無法根治,每逢工作壓力大或季節變換時即又發病。我們若知其病因後,可就很容易來對治的。本人曾經吃一種乳酸菌健康食品,因產品不潔之故,導致感染了胃、十二指腸潰瘍。自己用兩種胃藥(如胃那、克爛治兒)及抗生素Amoxicilin,每天吃四次,每次各一粒,於胃排空時服用,即每兩餐中間胃排空時服藥,讓藥能接觸到胃壁、十二指腸壁。經連續服用三週後,胃潰瘍即痊癒不再復發。(此處用藥請參照醫師建議)
另外,胃潰瘍的傷口要癒合,沒有維生素C是不行的。因傷口的癒合依賴結締組織的蛋白質來形成,而蛋白質的合成需要維生素C才能來完成。所以攝食品質良好的蛋白質,也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群,尤其不能忘記維生素C的補充。
(3)胃無潰瘍但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如何處理?
如上所述胃酸分泌不足的人,有可能是維生素A、B1、B2、B6、泛酸、菸鹼酸、膽鹼和其他維生素B群攝食不足,此種人除胃酸分泌不足外,胃的蠕動及消化脢產生均發生問題。如果您發覺胃並無發炎或潰瘍,但胃消化卻不是很好,此有可能是胃酸分泌缺乏症,除補充維生素B1、B2、B6、泛酸、菸鹼酸、膽鹼和維生素A外,尚可利用一湯匙的稀釋鹽酸(濃度10%),放入一杯全脂牛乳中飲用,如此確可解決胃酸不足問題。也許您擔心鹽酸會有浸蝕性,可能會傷及口腔、食道,其實除非您用吸管吸食入口中,才會傷及牙齒的琺瑯質。有人服用市面上的麩胺酸─鹽酸錠劑,如此雖較省事,但一次要服五至六錠才夠量,不如喝一杯鹽酸牛奶來得方便有效。
(4)胃壁萎縮而薄的人,如何改善胃酸分泌不足狀況?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發病率約在30%左右,依據血液及胃液內胃壁細胞抗體的測定,分為A、B及AB等三型。A型者胃壁細胞抗體陽性,病變主要累及胃底腺體,胃酸低或無胃酸分泌。B型病人胃壁細胞抗體陰性,主要病變在胃竇部,胃酸降低不顯著。AB型者病人胃壁細胞抗體可陽可陰,病變廣泛而顯著。以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型者,西醫歸入B型較多。
病人可找西醫開藥治療,若無特效時,可服用中藥以強胃,方劑如下:南沙參 三錢、石斛 三錢、白芍四錢、黃精 四錢、黃連 一錢、枳殼 二錢、甘草 一錢,三個月為一療程。方中南沙參、石斛、白芍、黃精等為養陰藥,有促進免疫功能之效果。上述方藥治癒率達93%,與西藥比較,西藥治癒率僅70%而已,增加三分之一治癒機會,故慢性萎縮性胃炎者,若能服用中藥,其效果會更佳。
若胃萎縮胃酸分泌少,而且病人的肝亦不佳,可考慮使用:川楝子 二錢、玄胡 三錢、砂仁一錢、佛手 二錢、黃連一錢、山楂 三錢等藥,、維生素C每日1,000∼1,500㎎,治癒率可達80%。若與上述方劑輪用治療,可提高其治癒率達87%。
(5)胃酸過多的人,不吃制酸劑,如何因應?
胃酸過多或火燒心的人,胃壁已有受損,應對症治療。若光吃制酸劑或普通胃藥,雖能治標但無法治本,情緒緊張或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時,前者宜舒緩情緒,而後者應需以抗生素來滅菌為要。若病人胃不佳即食制酸劑,會造成維生素B群吸收不良,反導致胃酸分泌不足之現象。病人最好藉喝鮮牛乳來解決胃酸過多問題,記住若喝奶粉沖泡的牛乳液,是達不到此目的的。鮮乳可扮演胃內化學上的緩衝作用(Buffer)之液體,當胃酸分泌增加時,胃中的鮮乳可中和其酸離子,使病人不覺得有胃酸過多之現象。鮮乳含容胃酸後,卻還有胃酸在胃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功能。
有人常說喝不了鮮乳,一喝就下痢,這種人是患了乳糖容忍症(Lactose tolerance),亦就是說消化系統中無乳糖消化脢,故對鮮乳中乳糖無法消化。但一個人喝鮮乳就下痢,非代表永遠就應這樣下去,人體缺失的消化脢是可馴化來分泌的。訓練方法是:飯飽後喝50∼100㏄鮮乳,因鮮乳量少,被胃內容物稀釋,不會很快排空入腸道,在腸道中因其他物質要消化,也不會很快通過腸道,故不會引起下痢。如此訓練一個月後,慢慢再增加所喝的鮮乳量,最後可達正常人喝的量,亦不會發生下痢。往後若空著肚子喝鮮乳,亦因消化系統中,已可分泌乳糖消化脢,故也不會再發生下痢的問題,有智慧者要善於改變自己體質,不要被動地忍受自己身體上的種種缺失。
最後叮嚀的話
胃是消化蛋白質的所在,吃高蛋白質的食物,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B6、B12等,始可使胃來正常消化蛋白質。若有足夠的前述維生素,但胃酸分泌不足時,也會造成胃消化不良,故要注意泛酸(Pantothenic acid)的補充,使胃酸分泌足夠,才可使胃達到消化正常的狀況。其他若缺乏維生素B1時,胃腸蠕動不好,亦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及消化作用。故總結涉及胃消化的營養素有泛酸、葉酸、維生素B6、B12、B1等,若胃有問題時,要提高其補充量。
胃潰瘍時要吃抗生素把幽門螺旋桿菌殺滅,不要只吃些治標的胃藥。若因泛酸長期缺乏時,會引發胃酸分泌過多。但當胃酸分泌過多時,不要吃制酸劑藥品去中和或抑制胃酸分泌,可趕快補充泛酸,此毛病即可改善。同時飲用鮮乳去化解胃酸過多的不適症狀,但還有胃酸的功能在,不然會造成其他營養素不被吸收,進而引發慢性疾病,此種人永遠處在瘦瘦弱弱的病態中,說有病卻似沒有,說無病卻全身都是不對勁。如果因長期缺乏胃酸而導致維生素的吸收困難,終會誘發各種癌症,故應仔細去因應胃病為要。
(本文為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所營養學碩士張繁雄先生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