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於十月八日東歐羅馬尼亞報告首度禽流感嚴重流行,緊接著土耳其也在次日爆發禽流感疫情,亞洲的H5N1禽流感病毒自此已進入歐洲大陸,並敲響全球禽流感爆發的警鐘。
疫情防治最根本、最實際的作法,是大家平日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禽鳥之排泄物、不生食禽類及其相關製品、並避免到養殖或宰殺家禽場所及到疫區旅遊,一旦有類似感冒症狀出現時,請即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Q:家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禽流感﹞是什麼,其病原性如何?
A:禽流感是禽類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一種由A型感冒病毒引起家禽及世界各地鳥類的區域性流行疾病。這是一種極具毀滅性的疾病,可引起感染雞群高死亡率以及影響國際間禽肉品的經貿活動。
病原性是一種以疾病嚴重程度來分類方法,並以clinical sign及IVPI來區別,其為HPAI或LPAI禽流感有兩種型式,一種是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可引起高死亡率及高發生率,目前高病原性禽流感只由H5和H7亞型所引起。
另一種是所有亞型都可引起的低病原性禽流感﹝LPAI﹞,感染時會呈現溫和的呼吸道症狀、沉鬱,在產蛋雞會有產蛋下降的特徵症狀,並不會明顯致病死亡。
Q: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病毒為何(H5N1病毒H5N2病毒有何不同)?
A:家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屬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具有八個核酸片段,藉由八個核酸片段隨意組合,極容易產生變異,可感染雞、火雞、珠雞和其它鳥類的病毒性疾病。
感染時從無明顯症狀到急性致死,差異極大。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糞便中的病毒於4℃下能存活三十天;20℃下,僅存活七天。依病毒結構又可分為A、B、C等三型,其中C型的影響力較低,一般而言,它甚至不會令人產生病徵及廣泛傳播;A型較普遍,危害最大,可感染人及其他各種禽畜。
A型病毒又依血球凝集素抗原(hemagglutinin,HA)及神經胺酸酵素抗原(neuraminidase,NA)形成許多亞型,經實驗室的特定毒力試驗為高病原性即稱為〝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
目前亞洲各國發現的H5N1病毒株係為高病原性,屬人畜共通傳染病,而H5N2為低病原性,僅感染家禽,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
Q:目前台灣地區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來源?感染情形及處理方式?
A:目前台灣地區檢出H5N2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弱毒株,其病毒可能來源包括:1.候鳥攜帶。2.留鳥接觸帶病毒候鳥而傳播。3.帶病毒禽鳥排泄物污染人、車等而攜帶病毒。4.走私活禽鳥類。5.私自施打疫苗。
由世界各國對野鳥進行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離,可以分離到幾乎是H1-H15及N1-N9各種不同組合的血清亞型病毒,特別是從水禽類﹝Anseriformes 和Charadriiformes目﹞,牠們充當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庫,也就是說這些水禽是自然宿主,所以陸禽養殖業者不要和水禽混養,亦不要讓候鳥有接近禽舍的機會。
雖我國迄今仍為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之清淨國家,另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雖非法定傳染病,對禽鳥之致病力亦低,然其持續存在於禽鳥中,有產生變異而轉變為強毒株之可能,因此對於檢出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之養禽場,係採取嚴格之撲殺清場措施,防止病毒擴散,同時對發生場周圍三公里之養禽場持續採樣採樣半年,以防範該低病原性病毒轉變為高病原性。
近年來為防範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入侵我國,於八十七年起,即已持續進行家禽流行性感冒監測工作,經歷年之監測,僅九十二年十二月間在金門海域查獲由大陸漁船棄置海上漂流之走私紅面鴨,分離出H5N1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已依規定於金門銷燬處理,並未流入市面或混入國內養禽場。
另於九十一年六月於宜蘭縣、台南縣鴨場分別檢出H5N2、H7N7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又於九十三年陸續於養雞場雞隻分離出H5N2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本局皆責成該縣動物防疫機關對該等雞場立即採取移動管制、撲殺清場及加強消毒之措施。
Q:飲食習慣是否需要修正?溫體雞肉是否有危險?
A:由於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這波人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是與活家禽有密切接觸者,所以避免接觸活的家禽可以使受感染的機會減至最低;而在處理活的家禽後應馬上用肥皂及清水清洗雙手。
由於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在攝氏五十六度以上便會死亡,又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吃煮熟的家禽並不會對人產生感染的危險。對於高風險的人,即接觸病毒機會較高的人,例如醫務人員或接觸禽類的人,除了嚴格遵守消毒程序之外,也要增強自己的抵抗力,來減低病毒感染的機會。
Q:台灣地區家禽流行性感冒與候鳥、留鳥的關係?
A:遷移的水鳥(候鳥)可能攜帶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家禽,禽群一旦遭受感染,病毒會存在於感染鳥禽的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中,隨著病禽移動而污染設備、車輛並傳播至另一禽群。病原亦可透過共同飲水、飛沫或空氣傳播平行感染同一禽群。
Q:禽流感如何傳播?家禽如何感染?
A:本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禽類、動物經由接觸病禽分泌物、排泄物或屍體或其污染之飼料、水源及其他物體而感染。病雞糞便中之禽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由風傳遞出去,因此通風不良的窄小雞舍容易經過糞便傳播禽流感。
禽流感的自然感染過程十分複雜,主要以下列三個路徑所感染:一是來自野外野生的禽類,特別是遷徙的水禽,野生鳥類的傳播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感染來源。其次是其他種類的家禽,如鴨、鵝。三是來自其他動物。
Q:何時是禽流感的好發季節,高病原性禽流感在動物中的流行特點?
A: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與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為禽流感病毒在低溫條件下抵抗力較強,此外夏秋時光照強度相對較高,病毒對陽光中的紫外線敏感及在每年九月至翌年四月候鳥南來北往攜帶病毒入侵等原因皆造成禽流感在冬、春兩季容易流行。
高病原性禽流感中間宿主多,各種品種和不同日齡的禽類均可感染禽流感,發病急、傳播快,其致死率可達100%。
Q: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的生存能力如何?
A:禽流感病毒在病禽的糞便、鼻分泌物、淚液、唾液與屍體中存活時間較長,在涼爽、潮濕的自然環境中也能存活很長的時間。對於冷與乾燥抵抗力強,但病毒在陽光直射下40∼48小時可以被殺死。100℃ 一分鐘有可殺死病毒。對紫外線照射敏感。
Q:未妥善清理鴿子的排泄物,是否有感染禽流感之顧慮?
A:接觸感染禽流感鴿子的排泄物或污染的水源、飼料與器具才有感染的顧慮,如果是健康的禽類,即不會感染。人與家禽如接觸患有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禽流感病禽,只有家禽會感染,人類則不會。唯有接觸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屍體,人類才有感染禽流感之顧慮。
Q:食用低病原性或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之雞、鴨肉品,是否會感染禽流感?
A: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同時對熱相當敏感,在攝氏100℃加熱一分鐘即可殺滅,在酸性的環境下亦容易被殺滅,同時也可被大部份消毒劑破壞,又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指出,煮熟的家禽肉品、蛋或其副產品並不會對人產生感染的危險,且WHO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皆一再聲明,從未有因食用雞肉而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的例子,所以只要不生食雞肉、鴨肉或蛋,應無衛生安全上之疑慮。
Q:豬、雞混合飼養對禽流感發生有無影響?
A:禽流感病毒亞型眾多,除可感染家禽和野鳥外,也可引起豬、馬等哺乳動物感染。尤其豬存在人與禽流感病毒的兩種接受體,人與禽流感病毒均可感染豬,此時如果禽流感病毒在中間宿主﹝如豬﹞中與人流感病毒雜交,即產生人流感的新毒株。義大利在豬體內發現人與禽流感的重組病毒,就公共衛生與疾病防治的觀點著眼,豬與雞是不得混合飼養的。
Q:高病原性禽流感的潛伏期有多久?在潛伏期內能傳染嗎?
A:潛伏期是指病毒侵入動物體開始至臨床症狀開始出現的一段時間。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個小時到數天,最長為二十一天。
潛伏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數量、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營養狀況、環境衛生等條件的影響,而高病原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發病急劇,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間仍有傳染的可能性,在潛伏期內之雞群可視疑忠或可能感染雞隻。
Q:人跟人之間會不會傳播禽流感?
A: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印尼分別於七、九月新增之兩例個案,世衛組織仍未尋得感染個案是經由人傳人途徑罹病之證據,亦無充分證據證明,亞洲地區發生的禽流感有在人與人間傳播的能力。
但根據學理來推斷,一但禽流感病毒與人類病毒重組,就可能具備一些人流感病毒的特性,通過人與人傳播,有此變化之可能性。世界各國與我國已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減低病毒發生重組變異的機會,因此不必過分擔心人與人間禽流感的傳播。
Q:哪些是可能感染禽流感的高危險行業?
A:依禽流感病毒寄宿之特性,禽鳥與豬隻為已知之寄宿主體,故與該類動物有接觸可能之行業皆為高危險行業,例如農牧、屠宰、獸醫等,另可能接觸病患、檢體之醫療照護業以及相關實驗室工作者亦為高風險族群。
Q:何謂家禽流行性感冒?
A:在一九八O年以前這種引起大量死亡的家禽流行性感冒被稱為“雞瘟”,而在一九八O年之後就被稱為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而相對的,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而不會有明顯致病死亡的就被稱為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LPAI﹞。
由於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株很複雜,因此它的命名也比較特別,其命名方法依序標明:血清型別�分離動物別�分離地名�病例編號�分離年代﹝HxNy﹞,例如一九九九年在義大利火雞爆發的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分離株命名為A�Turkey�Italy�4580�99﹝H7N1﹞。
至今被公認的是水禽類包括水禽類候鳥可以感染所有H亞型的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但通常不會有臨床症狀,因此它們成為主要的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保毒者及傳播源。
Q:是否會爆發禽、人間交互感染?
A:一般家禽流行性感冒並不會直接傳染給人類,其傳染的途徑可經由接觸含有病原之糞便、分泌物或吸入漂浮在空氣中的病毒。
一九九七年係首次於香港發生人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這波亞洲人感染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多半是直接與已感染的活家禽密切接觸造成,尚無跡象證實會從人感染人,但目前比較擔心的是,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與人的流行性感冒發生基因重組才會大規模感染人類。
Q:家禽流行性感冒在公共衛生上之重要性?
A:人類的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由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中的H1、H2和H3血清亞型所引起,而人的H1、H2和H3亞型病毒與禽類的H1、H2與H3亞型病毒,其HA基因序列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有相當高的宿主特異性,也就是人的流感病毒主要是感染人與哺乳動物,而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感染禽類。
但是近年來有多次從人的流感病例中分離到具有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序列的H9和H5病毒亞型,其中H9亞型病毒對禽類具有弱毒到中間毒的毒力,而在人則引起溫和的呼吸症狀,很容易就康復。
而一九九七年香港爆發的H5N1感染了十八個人,其中六個人死亡,從這些人分離到H5N1,經基因序列分析結果與禽類分離到的H5N1完全一樣,這病毒對禽類有高病原性,在人引起的症狀較嚴重,甚或死亡,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分析和這十八個人接觸過的人﹝醫生、護士、親戚、朋友﹞,結果發現他們沒有受到感染,也就是這些感染H5N1病毒的人沒有再把這病傳染給其他的人,而這H5N1病毒在禽類傳播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它主要是靠著糞便經口傳染而非空氣傳染,當然糞便內如含高量病毒,經由雞隻將糞便踐踏成灰塵,經吸入也是可以感染。
所以該十八個感染H5N1的人,除本了本身可能身體免疫狀況較差,也可能有機會與含有高量HPAI的禽類糞便接觸,或本身衛生習慣不佳,沒有勤洗手,而有機會接觸禽類糞便,並把它送入口鼻而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在乾燥高溫,或太陽直曬很容易死亡,而濕的糞便在25℃,病毒可存活四天。所以預防SARS的方法,勤洗手,不要用污染雞糞便的手揉眼睛鼻子,也是預防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的好方法。
不過以美國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四年賓州、紐澤西州、馬里蘭州及維吉尼亞州爆發H5N2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時,那些參加清場的許多獸醫和工作人員接觸了大量的病毒,但是都沒有人感染的報告。
一九九九至二OOO年義大利爆發H7N1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總共處理了一千四百多萬隻的禽類,其參與處理的人員,也都沒有人感染的報告,由此可知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要在家禽與人之間互相感染是很不容易的。
Q:政府對家禽流行性感冒之防範措施為何?
A: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已訂定「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監測、預警及通報流程作業規範」,就野外可疑病例、家禽血清學以及候鳥排遺等進行家禽流行性感冒之監測工作。
█可疑病例監測
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為法定甲類動物傳染病,獸醫師或獸醫佐於執行業務時,發現動物罹患、疑患或可能感染時,應依法向當地動物防疫機關報告。至於動物所有人或管理人,於其動物罹患或疑患動物傳染病或病因不明而死亡時,應向動物防疫機關報告。
□可疑病徵
雞場若發現雞隻突然大量死亡,或呈現頭部水腫、雞冠肉垂腫大、無毛處皮膚出血、呼吸症狀、精神沉鬱、羽毛不整、採食及飲水量減少、產蛋雞產蛋突然下降或停止等現象。
□通報方式
1.可選擇以電話、傳真或網路等方式通報。
2.獸醫師或獸醫佐應於二十四小時之內通報。
█血清學監測
利用養雞場送往中央畜產會家禽保健推行委員會四區檢驗室測定抗體力價之血清,隨機取樣足夠代表數之肉雞、種雞、蛋雞場,進行ELISA抗體調查。水禽則委託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採樣,送往中興大學進行凝膠免疫沉降反應(Agar gel precipitation;AGP)或ELISA抗體調查,凡抗體力價異常偏高或陽性率達百分之二十或以上者,再送往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H5及H7分型檢驗。
抗體監測結果,如檢出H5或H7型抗體,由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通知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並由該動物防疫機關對該養禽場再採集二十隻咽喉或肛門拭子,送往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病毒分離及鑑定。
█候鳥排遺監測
選定宜蘭、台北、台南、金門等縣市之濕地及其他需要監測地區,由野鳥學會依流行病學方法採集渡冬候鳥﹝尤其是水鴨﹞之排遺,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病毒分離及鑑定。
參考資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