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國人疫苗知多少?小一新生全面開始接種三合一疫苗!

九十四學年度入學的國小新生已於10月03日起開始施打疫苗,本次需接種三種疫苗 ,第一階段先進行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疫苗(MMR);第二階段進行口服小兒麻痺疫苗(OPV)及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二階段之注射時間須間隔一個月。共計有157所公私立小學六萬人次國小新生接受接種,預計於十二月底完成全部接種服務。

為了避免傳染病造成國人的健康危害,目前接種疫苗是最簡單且有效之防制傳染的方法。根據衛生署制定「兒童預防接種紀錄檢查及補種辦法」之規定,小學新生入學後需依規定接受上述疫苗注射。主要是為了預防孩童罹患俗稱三麻一風的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與小兒麻痺、破傷風及白喉等傳染病的風險。

麻疹、德國麻疹及腮腺炎都是屬於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麻疹感染後約十天會發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且口腔的頰側黏膜會發現柯氏斑點,疹子從面頰及耳後散佈到四肢及全身,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而導致耳聾或智力遲鈍,甚至死亡。腮腺炎俗稱〝豬頭皮〞,好侵犯唾液腺,尤其是耳下腺,病人出現發燒、頭痛、耳下腺腫大,甚至引起腦膜炎、腦炎或聽覺受損。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德國麻疹的症狀輕微如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三天。易併發關節炎、神經炎、血小板減少、腦炎。若在懷孕早期受到感染,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目前在國內所使用的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預防效果可達95%以上,並可獲長期免疫。

白喉好發於15歲以下未接種白喉疫苗的小孩,主要侵犯咽喉部,因白喉桿菌在鼻、扁桃腺、咽或喉部產生偽膜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白喉桿菌分泌的毒素可以引起心肌炎或神經炎等嚴重的合併症,死亡率約為10%。破傷風係因破傷風桿菌進入深部的傷口,在無氧的情況下大量繁殖後,釋放毒素引起嚴重的神經、肌肉症狀,如牙關緊閉、肌肉收縮、四肢痙攣等。一般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於土壤、骯髒的地方,如因意外導致較深的傷口感染破傷風,死亡率高達50%以上,尤其是新生兒及50歲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是將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毒素經減毒製成類毒素之不活化疫苗,並將白喉疫苗的劑量降低,以減低副作用,使用在六歲以上的小孩,做為預防白喉和破傷風的輔助免疫。一般完成DTP疫苗接種的小孩,95%可以維持10年左右的破傷風預防效果,最好每隔十年追加一劑Td疫苗。

小兒麻痺症之醫學名稱為「脊髓灰白質炎」,由小兒麻痺病毒感染所致,人類是其唯一的宿主,經由病患之糞便或口咽分泌物傳染,感染後潛伏期約七至十天,病情輕的有發燒、頭痛、腸胃障礙、甚至頸背僵硬等症狀,重則造成肢體麻痺、終身殘障、甚至造成吞嚥或呼吸肌肉的麻痺而死亡,雖然台灣已是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如果幼兒未完成接種,由境外移入的小兒麻痺病毒,仍有可能再度引發流行的可能,故目前仍維持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政策,以保護兒童預防感染。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屬活性減毒疫苗,與過去不活化之注射式小兒麻痺疫苗(沙克疫苗)不同,其優點是只要口服,方便易推行,預防效果也很好且持久,並可經由糞便排出,使得接觸者也可以間接得到免疫的效果,同時造成黏膜免疫力,預防野生株病毒的繁殖及排泄,這種效果是沙克疫苗無法達到的。

有人可能會對於小一學童一次注射三種疫苗產生安全的疑慮,其實除了特殊的幾項禁忌外,活性減毒疫苗與不活化疫苗可以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疾病管制院區預定先進行學童MMR注射後,間隔一個月後再實施口服小兒麻痺疫苗(OPV)及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接種。然而,服用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前後半小時需注意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疫苗稀釋而影響疫苗效力。

疫苗雖是安全有效,但一般接種上述各種疫苗也有下列接種禁忌,請暫時不要在校園接種,改至合約醫院經醫師審慎評估後方可實施:

一、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或其他感染而導致發高燒者。
二、當兒童患有腸胃病或腹瀉時,最好延緩服用。
三、接受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B型肝炎免疫人血球蛋白(HBIG)治療者
  、輸血、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製品或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
  治療者。
四、有免疫缺失者:包括HIV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白血病、
  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病人…。
  或家裡有上述病人之健康嬰幼兒或學童。不適合不適用活性減毒口
  服小兒麻痺疫苗,可檢具醫師開立之診斷證明書、處方箋及備妥冷
  藏設備至轄區衛生局填寫申領表領取注射式小兒麻痺疫苗接種。
五、患有嚴重的腎臟、肝臟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進行性痙攣症或神經
  系統疾病及正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高劑量腎上腺皮質素者,不適合注
  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但已不再進行的神經系統疾病,如
  腦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
六、曾經接種疫苗有嚴重反應者。


一般而言,接種後局部反應很少發生,但注射MMR疫苗可能在接種後五至十二天,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暫時性關節痛、關節炎及神經炎等等症狀。腮腺炎疫苗曾有引起輕微中樞神經反應之病例報告,但機率極小。注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兩天內可能會有輕度至中度之發燒、全身不適、不安等反應,偶有食慾不振、嘔吐、輕微下痢症狀,通常二至三天會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如接種部位紅腫、硬塊不退、發生膿瘍或接種後持續高燒,則必須請醫師處理。注射後須注意多喝開水、保暖、充分休息及適度運動、攝取均衡的營養。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