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四十歲後出現血尿當心「膀胱癌」入侵,無痛為其特徵!

膀胱的位置是在小腹下方,恥骨的上方。它的功能是貯存來自兩側腎臟的尿液,另一功能就是排解尿液。膀胱的主要構造為肌肉,而其內部接觸尿液的表面則覆有一層能防水的移形上皮細胞組織,而膀胱癌則大多源自於這一層移形性上皮細胞。另外,因為整個尿路尿統從腎臟、輸尿管、膀胱到尿道,皆覆有這種組織,所以膀胱若發生這種移形性上皮細胞癌,則尿路系統的其它位置,也可能會產生相同的癌症。

關於膀胱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到目前並不完全研究清楚,目前已知道和一些工業產品、色素染料、藥物、抽煙、尿路感染、膀胱炎、膀胱內寄生蟲有關。而體內某些代謝物及細胞本身的基因,皆扮有重要的因素。

膀胱癌的種類

90%是移形性細胞癌,6%是上皮細胞癌,另有少部分是腺癌。而在泌尿系統的移形性細胞癌中,90%是發生於膀胱,9%是發生於腎臟內,發生於輸尿管則有1%。

膀胱癌的症狀

最典型的膀胱癌症狀就是血尿,尤其是無痛性的血尿。在重度血尿(即以肉眼即可辨視出血尿者)的患者中有20%是有膀胱癌。在輕度血尿(即以顯微鏡下可檢視出血尿者),若年齡大於四十五歲,則有10%是患有膀胱癌。除了血尿外,其他的症狀有頻尿、排尿疼痛、尿急及會陰或腹股溝蹊酸痛。

在統計上,膀胱癌的症狀有:無痛性血尿(佔90%)、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出口阻塞、輸尿管阻塞致腎絞痛或腎衰竭。另有10%是作其他檢查而發覺的。也有一部份的症狀是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貧血。

膀胱癌的檢查及診斷

若有血尿,最基本的三種檢查就是尿液檢查、靜脈注射尿路系統檢查(IVP)及膀胱鏡檢查。在尿液檢查中可知道血尿的程度是否有尿路感染;是否有紅血球圓柱體(可能是腎臟炎);是否有結晶(可能是結石);是否有寄生蟲的卵(可能是血絲蟲症),尿液的細菌培養及結核菌的檢查對尿路感染的鑑別診斷也很重要。尿液檢查包含另一項重要的檢查,即是尿液細胞檢查,可篩檢出膀胱癌的患者。

靜脈注射尿路系統攝影可對尿路結石及其他泌尿系統疾病作鑑別診斷,目的是瞭解膀胱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有尿路阻塞的現象。膀胱鏡檢查可確切的檢查出膀胱癌的位置大小,並可同時作切片病理檢查、膀胱沖洗細胞學檢查。所有懷疑患有膀胱癌的患者皆不應省略掉膀胱鏡的檢查。

對於膀胱癌,除了尿液檢查、靜脈注射尿路攝影檢查及膀胱鏡檢查外。另外的診斷方法有超音波,必要時有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檢查及核子醫學檢查。

膀胱癌的分期與治療

膀胱癌的因治療與疾病侵犯程度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的膀胱癌分類是從零期到第四期等五種:

零 期:腫瘤侷限於黏膜層。治療以經尿道切除手術或電燒即可。

第一期:腫瘤侵犯已超過黏膜層,但未達肌肉層,治療的方法亦是經尿道切除手術或電燒;雷射燒灼也是可行的方法。

在這二期的病人須作定期的膀胱鏡追蹤檢查,而且往往需要膀胱內化學藥物灌注。大約有30%的病人不再復發,但其餘的仍有復發的可能,而且其中約10%會患有更深層的癌細胞侵犯。故在膀胱鏡追蹤檢查方面,一般建議是每三個月做一次膀胱鏡檢查,兩年後改成每半年檢查一次,再兩年後改為每年檢查一次。

第二期:腫瘤侵犯主膀胱肌肉層,經尿道切除術後,如果腫瘤能完全切除而且癌細胞分化良好,則可以採用此第一期時追蹤治療。如果切除不完全或癌細胞分化不良,則往往採取第三期的治療方法。

第三期:腫瘤侵犯已進入深部肌肉層或已超出膀胱壁。內視鏡手術治療已無法完全切除,此時就必須採取較廣泛性的治療。這些方法包括有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或者合併使用的各種方法。手術治療則以膀胱切除,然後再以一段大腸或小腸來取代膀胱。

第四期:腫瘤侵犯已至膀胱以後的器官或有淋巴腺轉移。此時則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

膀胱癌的預後與腫瘤侵犯的分期有相當大的關連,早期的患者是經由簡單的經尿道腫瘤切除後,即有30%不再復發;其他的患者經由仔細的追蹤檢查治療後,其成效也非常好。而診斷的方法經由尿液檢查、尿液細胞學檢查、流動細胞分析檢查、放射學攝影、超音波檢查、膀胱鏡檢查、電腦斷層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查,皆有助於早期診斷。

如果有出現血尿,尤其是年齡大於40歲,皆應尋求詳細的檢查。另外,對於經常接觸染色、印刷、皮革之化學物品的人,則應每半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抽煙是應禁示的。祇要能提高警覺並與醫師充分合作,必能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而得到良好的預後。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