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飽受疼痛摧殘的《顏面問題》談三叉神經痛的中醫療法!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復發作、突發突止的短暫劇烈疼痛,為神經系統常見病之一。它與中醫學的“面痛”頗有相似之處;多發生於40歲以上人群,女性略多於男性。病人常疼痛描述為電灼樣、針刺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的劇烈疼痛。

發作時病人常以手掌或毛巾緊按病側面部或用力擦面部以期減輕疼痛。有的在發作時不斷作咀嚼動作,嚴重者常伴有面部肌肉呈反射性抽搐,口角牽向一側;有時伴有面部發紅,皮膚溫度增高,結膜充血,流淚,唾液分泌增多,鼻黏膜充血流涕等症狀;有的病人甚至在床上翻滾。多數病人若不經治療,症狀會逐漸加重,疼痛發作次數漸頻繁,甚至數分鐘發作一次,以致終日不止。

在治療方面,針對顏面部的劇烈疼痛,且反復發作,能夠迅速有效地緩解疼痛是最重要的。西醫目前對於三叉神經痛常採用抗癲癇藥物治療,臨床上常能收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但服藥時間長;中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的病機多從下面三方面認識。

(1)風:風善行而數變,此病多來去突然;且患病部位居於面部,“高巔之上,唯風可達”,風性升發,易犯頭面,(2)火:明代名醫王肯堂認為“面皆屬於火”。三叉神經痛患者多疼痛難忍,面部火燒火燎感,正如火性炎上、火為陽邪的特點,無論是實火還是虛火,均可上擾清空,阻礙頭面脈絡而致面痛,(3)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風火相煽,血行受阻,凝於頭面脈絡,發為面痛。

因此,治療上多選用祛風清熱、涼血活血藥。臨床上多選用羌活、防風、白芷、地龍、全蠍等藥以祛風搜風,生石膏、知母、黃芩、竹葉等以清熱祛火,生地黃、牡丹皮、玄參、當歸、赤芍等活血兼以涼血。

因疼痛急性發作者多為“風火”等因素,故飲食宜清淡,禁食辛辣、油炸、煙酒等物。對於“觸發點”,洗臉、刷牙時應注意不要觸碰,否則可能誘發疼痛。針灸治療是中醫的一大特色,局部取穴如四白、頰車、下關等腧穴和遠端取穴治療三叉神經痛均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此病雖然是頑固的病症,只要治療得當,疼痛發作次數能逐漸減少,預後仍是很好的。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