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膽囊息肉」須接受「膽囊摘除術」的治療嗎?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何謂「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

在臨床上,有些個案在膽囊切除術後,其原有主觀的症狀並未消除,並且更出現某些症候群如上腹痛、腹瀉、胰臟炎、黃疸、膽總管擴張甚至肝功能異常的現象,此稱之為「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

出現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的原因中,首先需排除是否術前診斷的不正確,甚至將消化性潰瘍、胰臟炎、橫膈膜疝氣或冠心病誤診為「膽結石」,而接受「膽囊切除術」的治療,事實上,這些情況並非不存在;此外,在施行手術前,臨床醫師對膽道末能作全面性的探討如忽略Oddi氏括約肌狹窄、肝內膽管結石或肝外膽管結石的合併存在。

事實上,膽囊切除術本身亦會造成某些後遺症如膽囊管留得過長、膽囊管內殘存有結石,甚至手術意外損傷到膽管。有些時候,在切除末端形成腫瘤如神經纖維瘤。

基本上,要避免「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亦必需要做好膽囊切除術後的飲食規範。由於罹患者在切除膽囊後,大約需要經過2∼3個月的適應期,尤其對脂肪消化吸收的功能亦會受到某些程度的影響。因此,個體在膽囊切除術後,先採取低脂飲食,少吃多餐,尤其不宜一次吃太多動物性油脂食物如肥肉、豬蹄膀;俟二~三個月後,才可以逐漸適當增加一些脂肪食物;但一旦在飲食上如有不舒適感時,亦要再酌量減少或暫時不吃油脂食物,如此才能避免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的出現。

在臨床上,「膽囊息肉」並非是罕見的膽囊疾病,但有些個案是在接受例行性健康檢查時才被知有「膽囊息肉」的病變;換言之,絕大部份的「膽囊息肉」病變是不會顯現特定臨床症狀的;但「膽囊息肉」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甚至接受膽囊切除的治療,卻是罹患者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雖然,在臨床上各學者的看法並不很一致,有些學者認為「膽囊息肉」本身是一種「癌前期病變」,最後會演變為「膽囊癌」;但另一派學者則認為「膽囊息肉」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因此,認為不需要接受預防性膽囊切除的治療。

雖然如此,倘若「膽囊息肉」罹患者伴隨某些病況或許亦要考慮預防性膽囊摘除,其中包括有:一、「膽囊息肉」直徑超過一公分以上者;二、「膽囊息肉」合併膽結石的存在;三、有強烈的「癌前期病變」變化者。因此,膽囊息肉直徑小於一公分而不具臨床症狀者,則只要定期至少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即可;一旦膽囊息肉在短期內明顯增長,或表面逐漸呈現粗糙的表徵,或膽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等變化時,才需要考慮「膽囊切除術」的治療。

事實上,「膽囊癌」本身沒有典型的特異性臨床症狀,因此不易在早期被察覺出來;此外,有為數不少的膽結石罹患者合併「膽囊癌」的症狀,被誤以為是膽結石而被掩蓋下來;但某些時候,某些「膽囊癌」在早期會有上腹鈍痛或不適感,所以才能在早期被診斷出來,而大多數罹患者則因膽結石在做膽囊切除時才偶然被發現的。在臨床上,末期「膽囊癌」的主要症狀包括有右上腹痛、黃疸、右上腹腫塊甚至及體重下降的現象;而為數不少的膽囊癌因右上腹腫塊才來就診時,大多數已是癌症有遠端器官轉移的末期了,也因而失去手術切除根治的機會。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譚健民醫師(醫療服務網棧 www.98.to/tamkm)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