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醫師影評系列》談失落與適應-何處是我家!

市療〈轉向內心探索∼與自己和平共處〉心靈影展
片名:何處是我家 
影評:台北市立療養院 陳俊澤醫師

這是一部有關猶太人於二次世界大戰為逃避納粹迫害,離鄉背井,放棄優渥生活(律師的工作、上流社會的生活),流亡到非洲肯亞,一家人如何面對陌生的世界,從拒絕、否認(女主人不願取出精美瓷器,認為只是短暫停留,女孩起初並未安排教育),到奮鬥求生存(堀井、從事農場工作),歷經友誼的蛻變、夫妻感情的猜忌,在生命(新生命的到來)與死亡威脅(英軍的逮捕、蝗災)之間對離別的處理,最後女孩堅持與黑僕人做最後的擁抱,讓分離畫下完美的句點。在上述過程中若出現嚴重的偏差,外顯現實勢必產生變化,或是個別的適應障礙、憂鬱,或是家庭的破碎;內在潛意識也將留下永遠的記憶,將來終究被喚醒,繼續影響個人與家庭。

面對大地球村的時代,距離已經不是人與人的問題,一個人可以在一日內到達地球的另一端,但文化和語言及風俗習慣將成為適應的最大障礙,當然絕非放棄自己原來的一切,如何能在保有自我同時接納當地的習俗將是能否適應的關鍵,最重要是取決於內在精神的彈性。電影中,女孩到達新大陸接受黑僕人的迎接,逐漸脫下鞋子踩在泥土上,與其他非洲小孩一起爬樹,觀看傳統祭典;由此我們可看到無論是他跟隨母親到城市暫住,或是到寄宿學校,甚至最後隨著父母返德,她的「彈性」將成為她永遠的資產。父母親就沒有這麼順利,雙方各自經驗著適應的困難,終於走過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也不能忽略豐收的喜悅,收養一條流浪狗的驚喜,生活中的歡愉俯拾皆是,就看我們是否願意敞開心胸細細品嚐。大地對人的接納是公平的,唯有看到歡笑與哭泣,辛苦與收穫,不讓一種情緒凌駕一切,這些好與壞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整合不同的經驗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家庭與國家何嘗不是如此。

「分離」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大重點,亦是每個人發展必經的里程碑。如果說,人的一生是分離經驗的累積,這一點也不為過:想想從呱呱落地與母體分離;餵食時含著奶嘴(乳頭),正在吸允時被迫與奶瓶(乳房)分離;到學齡時必須離開家庭,進入學校時的哭鬧拉扯;與同學互道珍重,各奔前程;感情的分合;成家後離開源生家庭;子女長大後離開;從工作崗位退休,進入老年,面對死亡,最終與生命分離。若可以處理好每一次分離,也就是一種健康的呈現;反之,若是不能處理某次分離經驗將意味著下一次也會有困難。電影並未詳細交代父母過去的分離經驗為何,從適應的過程並未出現嚴重的退化,(雖然有些波折,但我們相信這是正常的,)或許可以理解當黑僕人最後要離開時,父親與女孩堅持要有最後的擁抱,相信這一幕將成為女孩永遠美好的記憶。

電影中猶太人是難民,非洲人民是接納他們的主人,彼此的關係是和諧的。相當諷刺的是,筆者曾在歐洲旅居一年,現在歐洲國家的難民問題成為共同的困境,人民普遍是不歡迎,時有所聞當地居民隔離他們,難民也以牙還牙,如此惡性循環,少見如電影中的一家親。也許電影只是反應沒有被注意的美好一面,提醒著我們吧。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國家要虐待人民讓他們流離失所?接受國家的人民既然接受了,為何又要排斥他們?想想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民是不是應該和睦相處呢?!
本文作者:陳俊澤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