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探訪跳躍在腦中的憂鬱精靈-從腦科學談憂鬱症

文: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吳佳璇醫師

近年來,「憂鬱症」與「躁鬱症」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的語彙,但若要以此現象斷言國人的精神健康教育大有進展,恐過度樂觀。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不定期出版的世界健康報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 ,2001年首度以精神衛生(Mental Health)為題,凸顯精神與神經疾患影響人類健康至劇之現況與挑戰。報告中除了強調有限的醫療資源必須重新分配,精神醫療須普及至基層醫療等原則,以追求全民最大的健康利益;更呼籲各國政府推出「在地化」的精神衛生教育計畫,提升民眾的精神健康知識(mental health literacy)。

身為一個精神醫療臨床工作者,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有極深的體認。精神疾病之所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源於太多的無知、忽視與誤解。許多民眾將自己與周遭親友精神的痛苦過度歸諸於家庭社會等外在因素,或是性格等內在心理因素;更有民眾因為精神疾病的「烙印化」,延遲接受治療。而破除上述迷障別無他法,唯有教育,教育,再教育。

二十一世紀是腦科學的時代,腦科學提供日新月異的知識與技術,使人類面對精神疾病的病因與治療,不再束手無策。腦功能的障礙是精神疾病的病理基礎,如再加上不健康的心理學習,從而造就了精神疾病。世界各國精神衛生教育運動經驗顯示,認識憂鬱症是認識精神健康,認識腦科學極佳的切入點。憂鬱症罹患人口多且病程長,解除切身之痛是最大的利基。再者,憂鬱症的治療隨著腦科學的發展有長足的進步,有效且安全的藥物治療,就可以幫助大多數患者回復健康;然卻有一半以上罹病的民眾,尚未接受治療;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治療半途而廢。只要每個人能多帶自己身邊一個親友接受治療,或是鼓勵已接受治療的親友持之以恆,其成效將難以數計。

以腦科學的觀點認識憂鬱症,除了強調治療的成效,更重要的瞭解腦的運作是人類情緒與行為表現的基礎。行為科學與心理學告訴我們,腦的奧秘在於其可塑性。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增進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技巧,不僅健康的人可以減少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發生,曾經罹病的康復者,更可以有效的降低復發機會。只可惜一般大眾,甚至主管機關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停留傳統的「圍堵」與「隔離」的防疫觀念。相較於腦科學日新月異的進展,讓每個精神衛生工作者的內心充滿了迎頭趕上的焦慮與鬥志。

跳躍在腦中的憂鬱精靈-從腦科學談憂鬱症系列專題講座,是精神健康基金會所有同仁焦慮與鬥志的產物。讓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進行認識憂鬱症的腦科學之旅。除了知識的提升,我們更企圖讓每位參與者洞悉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了解自己的腦力,調整生活步調,保養自己的頭腦。如還行有餘力,請伸出您的雙手,牽引周遭正受到憂鬱之陰雲籠罩親友,一起感受溫暖的陽光。
本文作者:吳佳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