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端午粽飄香 艾灸保健康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 李育臣醫師&黃頌儼醫師

時序即將邁入炎炎夏季,在此季節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就是端午節。由於端午節在農曆五月,正值初夏季節,天氣漸漸炎熱,不僅蚊蠅等害蟲孳生,也是疫癘開始流行的時候,故古人稱農曆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此時除了傳統的慶祝活動,如包粽子、划龍舟外,家家戶戶亦會插艾草與菖蒲、配帶香包及飲雄黃酒等,以辟穢除惡,預防疾病。

端午節的明星植物非“艾草”莫屬,一般所稱艾草即艾葉,屬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艾草在古代很早就做為藥用,如孟子離婁篇內所提到的:「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灸療的起源亦早,成書約在秦漢時代的《黃帝內經》對各種灸療及適應症已有完備的記載,故在秦漢之前以灸療已廣為流傳與應用。灸療的種類很多,但主要以艾草作燃料,明朝醫家繆希雍在《本草經疏》提到艾草:「燃之則熱氣內注,通經入骨,灸百病。」清代醫家吳儀洛《本草從新》裏亦云:「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所以艾草又稱灸草、醫草。用於艾灸的艾葉必需先經過處理,製成艾絨後,才可做為艾灸的燃料。

艾葉配之以火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及溫中固脫的作用,故艾灸臨床上適用於虛寒證、慢性虛弱性疾病,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如虛勞、冷哮、久泄久痢、寒疝、脫肛、關節寒痺冷痛,以及婦女經痛、血崩、子宮脫垂等症。如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良,易於瀉泄之人,可灸五柱穴、天樞穴、神闕及足三里等穴以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又如婦女生理期疼痛因虛寒體質或吃冰飲冷而引起者,可灸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太衝等穴,以緩解生理期的不適。

在古代艾灸亦是常用的保健強身、預防疾病的方法,如唐代醫聖孫思邈《千金方》提到:「凡人吳蜀地遊宦,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扁鵲心書》亦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醫說》則說:「若要安,三里莫要乾。」故利用艾灸刺激身體特定穴位如氣海、關元、中脘、足三里穴等,既可提高身體機能,又能達到強身抗病的目的。

艾灸雖然適應症廣,又可做為保健防病的方法,但使用上仍需注意個人的身體的狀況與體質的問題,如對於屬於實熱證的病人或者是易於陰虛火旺、血燥生熱的體質者,以及孕婦、老年人等應該禁用或慎用。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