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的最新新聞

警惕高溫烹煮致癌物!炸薯條與洋芋片隱藏危機,專家教你如何避開丙烯醯胺危害

追劇時,洋芋片或炸薯條是許多人最愛的零食,但你知道這些油炸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嗎?這種化學物質已被列為致癌物,並可能影響神經和生殖系統。本文介紹了丙烯醯胺...

臺北市啟動年節食品抽驗稽查,確保飲食安全!選購年節食品掌握3不原則

隨著農曆新年的臨近,選購年節食品時要格外小心,避免購買到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11月11日起啟動年節食品抽驗,強化抽查高風險食品,並針對年菜及...

越南胡椒蘇丹紅與中國大閘蟹戴奧辛超標!食藥署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

近期越南黑胡椒和中國大閘蟹因蘇丹紅色素與戴奧辛超標事件,再度引發關注。食藥署的最新檢驗結果顯示,三批越南胡椒產品檢出蘇丹色素超標,已流入市面,並下令下架回收;此...

不沾鍋引發「鐵氟龍流感」?食藥署提醒民眾不沾鍋使用要點

醫師蘇一峰發現不沾鍋可能引發「鐵氟龍流感」,這是一種因高溫下不沾鍋釋放的有害煙霧導致的肺部不適。症狀包括發燒、胸悶和咳嗽。蘇醫師分享的實例顯示,避免高溫加熱不沾...

端午節鹼粽怎麼做才安全?避免強鹼危害健康!

鹼粽是許多台灣民眾在端午節喜歡吃的傳統美食之一,目前製作鹼粽的鹼粉或鹼水多數是使用碳酸鈉或碳酸鉀,皆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屬強鹼物質,不可直接接觸皮膚,以免造成刺...

毒菇誤食恐喪命!這些致命菇類你一定要認清!

全球約有10,000種菇類,其中50至100種具有潛在毒性。台灣常見的有毒菇類包括綠褶菇和布雷白環蘑。這些毒菇誤食後,會導致嚴重的腸胃不適及其他健康問題。專家提...

河豚美食背後的致命危機:中毒案例頻傳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是一種強效的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皮膚和腸中,少部分品種河豚的肌肉中也含有毒素。TTX的毒性非常強...

2024年食物中毒研討會:專家齊聚,共同探討食品安全策略

2024年食物中毒研討會探討餐廳和家庭食品中毒成因、預防措施及治療方法。專家強調正確食物保存和處理,並介紹新型解毒劑和血漿置換療法。衛生局和醫療機構的快速反應機...

夏天容易發生食物中毒!注意食物保存 「5原則」記起來

「食品安全大揭秘!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專家張庭瑜揭示了關鍵方法。依循「五要原則」,洗手、選新鮮、生熟食分開、完全加熱、嚴控保存溫度,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此外,...

使用麵粉或太白粉清洗草莓有助於去除農藥?專家指出這方法清洗最乾淨!

網路上流傳多種草莓清洗方法,包括使用麵粉、太白粉或洗米水加鹽巴來清洗草莓,號稱能更徹底去除農藥殘留。然而,毒物專家和食品安全專家均指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些...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