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的最新新聞

春節陪伴長輩動起來!國健署推「5動5健康」 強化肌力遠離失能

國民健康署推動「5動5健康」,鼓勵長者透過簡單運動增強肌力,降低失能與跌倒風險。春節期間,家人可陪伴長輩一起運動,維持健康並促進家庭情感。長者活躍老化競賽即將展...

肌少症風險隨年齡倍增!營養師教你3大預防關鍵

隨著台灣逐漸邁向超高齡社會,肌少症和營養不良成為長者健康的主要挑戰。台北市的老年人口比例已達22.9%,位居全國第二,長者面臨的肌少症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倍增。本文...

年長者肌肉流失嚴重,這些高蛋白食物與運動幫你守住健康

儘管蛋白質攝取對肌肉健康非常重要,但單靠飲食並不足以有效預防或治療肌少症。結合重量訓練(如:阻力運動)能夠顯著提升肌肉質量和強度。研究顯示,蛋白質補充加上阻力運...

步行困難、頻跌倒,恐為「肌少症」!醫:可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

是否感到肌肉流失、步行困難,甚至容易跌倒?在台灣,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高達6.8%,但有高達80%的人不知道自己罹患此病。了解肌少症對健康的重大影響,以及如...

65歲長者每10人就有1人得肌少症,椅子瑜珈助改善,還要補充蛋白質

肌少症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高齡社會中。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為7%至10%,但實際患者可能更多。了解肌少症的前兆很重要,包括行走速度減慢、腿...

越走越慢、腰酸背痛,恐骨質流失,悄悄偷走行動力10個壞習慣

長期不良習慣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和肌肉減少,影響行動力。常見不良習慣包括蛋白質不足、缺乏運動、體重過重、抽菸、飲酒、壓力大、藥物濫用、疾病不良控制、癌症風險、以及疏...

這樣吃養成肌肉力,告別肌少症!

肌少症是因老化或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肌肉質量減少現象,常伴隨著肌力減退、肌肉萎縮、步距變小等現象出現。肌少症不但會使活動受到限制,也可能增加跌倒與骨折的風險。

在家觀察5徵兆,爸媽恐罹患「肌少症」!

臺灣人口老化嚴重,近年人數急速增長,已經突破400萬,預估將來每5人中就有1人是長者,形成「超高齡社會」。這引發社會重視如何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和減輕照顧者負擔的問...

透過檢測,揪出肌少症!

肌少症會影響肌肉質量,可能導致肌力下降、行動不便、失能等等。通過肌肉質量及肌肉力量等檢測,可確認是否為肌少症。吞嚥困難也是症狀之一,需物理治療和吞嚥復健,避免落...

中老年肌肉流失危機...醫籲:4大招幫助預防肌少症!

身體在30歲以後,肌肉就會逐年加快流失。對此,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若年輕時沒有留住肌肉量,年長後可能會出現肌少症,因此呼籲民眾遵循4大招 ,包括...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