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全球爆發登革熱大流行,超級聖嬰現象為主要原因

為了解全球登革熱流行趨勢及擴散成因,進而提升登革熱流行預測及應變能力,疾病管制署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參與美國、法國、英國、韓國、新加坡、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跨國登革熱研究,於2015年10月5日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期刊影響指數9.674)共同發表「東南亞8國登革熱疫情區域流行及擴散模式」論文。研究結果發現,登革熱於東南亞的流行趨勢與超級聖嬰現象所致高溫現象有關,每2至5年會有區域內登革熱大流行。

疾管署表示,此研究為美國匹茲堡大學Van Panhuis博士團隊,收集台灣及東南亞等8國18年間273個省份共350萬筆每月登革熱病例監測資料,結合氣候及人口參數,利用時間空間動態分析方法,發現於1997年至1998年登革熱疫情擴散速度最快,與當時超級聖嬰現象帶來的東南亞氣候高溫吻合,而高溫有助於病媒蚊快速繁殖及散播。

聖嬰現象約每2至5年發生一次;依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年夏季開始至明年春季的聖嬰現象,是近18年來最強的。台灣雖不在聖嬰現象的主要影響區,惟若值強聖嬰現象發生時的冬天,台灣易出現暖冬,隔年也會出現春雨偏多的情形;受聖嬰高溫影響,東南亞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數上升的威脅也大增。研究中亦發現,東南亞都會區因人口集中,是登革熱流行的導火線,區域大流行主要起源於泰國西部、寮國中部及菲律賓南部。此篇登革熱大數據研究得出的結論,有助了解台灣鄰近區域登革熱傳播的自然週期,進行登革熱流行的早期預警。因應今年超級聖嬰現象來臨,有必要立即採取有效防治策略。

疾管署強調,鑑於全球暖化現象,傳染病的威脅日益加劇,為提升全球衛生安全,未來將持續透過跨國研究合作,強化傳染病監測、分析及控制,以維護國人健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