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簡介

結核病是由於感染結核菌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台灣結核病的流行情形幾十年來雖然已有顯著的改進,然而,近年來,抗藥性結核病的威脅成為重要議題。

1944年Waksman發現了鏈黴素(Streptomycin)後,開啟了結核病化學藥物治療的新紀元,然而自從開始使用藥物治療結核病以來,抗藥性的產生亦開始增加,而1970年代rifampicin廣泛使用後,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菌株同時對isoniazid及rifampicin具抗藥性)亦漸趨嚴重。結核菌多重抗藥性的發生已經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已漫延全球各地,尤其在前蘇聯地區尤甚。在台灣,isoniazid及rifampicin分別於1957及1978年引進使用,而第一次發現rifampicin抗藥菌株於1982年發現。因此近年來疾管署針對台灣多重抗藥結核病人投入更大的心力。

結核菌在分裂中經過自然的隨機突變而產生對某種藥物的抗藥性。菌量足夠的情況下,若只用單一種抗結核藥物或不當治療,結核菌經過數次分裂,便可產生抗藥性結核菌。雖然抗藥性結核病的產生牽涉到微生物、臨床狀況、治療過程、宿主等眾多因素,然而其絕大多數的原因卻是不當的結核病治療、服藥順從性不佳中斷治療等。

因此,針對無抗藥性結核病適當正確的一線藥物治療、管理是預防抗藥性結核病產生的最佳方法,也是現今疾管署及醫療團隊執行的重點之一。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需明顯較長的時間,易於發生續發抗藥性,副作用更大,且需較昂貴的成本,卻有較低的治療成功率及較高的死亡率。藥物治療包括抗藥性試驗證實仍有效的第一線抗結核藥、注射型藥物、新fluoroquinolone類,第二線抗結核藥等。某些病患可考慮外科手術。

基於可用的治療並不是如此有效,防止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產生反而是更需加強、重視。所以在每個病人接受初次治療時,就應竭盡所能,監控並協助病人完成6-9個月的療程有效治癒結核病,減少抗藥性結核病的發生。如果萬一治療失敗或發生了抗藥性,應盡快轉診至疾管署合作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團隊,接受團隊全方面的照護,現在經過疾管署及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團隊的努力,治療成功率已大為提昇,仍有極高機會可以治癒。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肺功能科 周梓光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