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父親的頭痛不輕忽

頭痛是人人幾乎都有的經驗,也是統計上,門診就醫找神經內科醫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雖然大部份頭痛都是原發性(意指沒有其它的疾病),但頭痛卻可能潛藏次發性的惡性原因。研究顯示,頭痛是由惡性疾病所造成,大約佔所有頭痛患者的2.5%。如何從為數眾多的頭痛患者中,找出這些「關鍵少數」,一直是神經內科醫師所關注的。以下的參考重點可以幫助您分析是不是醫師眼中危險的頭痛。

頭痛病史的長短

突然產生的頭痛,比較可能是疾病造成。這些疾病包括:腦中風(腦梗塞或腦出血)、腦膜炎、腦腫瘤等。很多民眾求診時,常常說頭痛了三年、五年,甚至三十年,覺得腦內一定有問題,所以要求接受腦部檢查。其實頭痛的時間越長,越代表腦內沒有惡性的疾病。根據台灣頭痛醫學會的建議,發作一年以內的頭痛,應該考慮安排像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腦部影像檢查。

合併的症狀

頭痛是不是合併其它症狀,是考慮的重點。舉例來說,頭痛合併突然產生的一側無力或痲痺、說話不清、吃東西或喝水容易嗆到、看東西一個變兩個、走路不穩、神智改變,通常代表腦中風,及早就診有可能可以進行血栓溶解治療。頭痛合併發燒、噁心嘔吐,通常代表有感染,尤其是腦膜炎,應該及早給予抗生素治療。頭痛合併腦壓升高的現象,通常代表有腦腫瘤。所謂腦壓升高的症狀,除了下文的加重因子以外,通常還可能出現嗜睡、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如果是在眼睛附近的疼痛,合併視力模糊,則要考慮眼壓過高(青光眼)。如果是額頭附近的頭痛,同時有黃綠色的鼻涕、以及發燒,則要考慮鼻竇炎引起的頭痛。

加重和緩解因子

一般的頭痛,通常是休息或睡覺可以得到緩解。但腦壓升高的病人,反而容易在睡著以後頭痛醒來,或是早晨剛醒來時覺得頭痛。此外,腦壓升高的病人,也容易在咳嗽、打噴嚏、用力解便時頭痛加劇。腦壓太低也有可能產生頭痛。這種病人常常覺得,躺下來就完全不頭痛,站起來就開始頭痛。

開始的年齡

一般說來,原發性的頭痛,發作年齡通常在50歲以內;惡性的疾病例如:腦中風或腦腫瘤,通常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年齡越大的長輩,第一次產生頭痛,越需要注意。其中包括,長期頭痛後突然變化的頭痛型態,也應該視為是新發作。

醫學有一句名言:「病人不會閱讀教科書」,意思是說,病人的症狀,不會永遠都跟教科書上寫得一樣。雖然有以上的參考,但再好的規則都有例外,尤其人體如此複雜,天底下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如果頭痛不止,還是到神經內科門診,由專業的醫師為您分析和診斷,以免耽誤治療的先機。此外,如果頭痛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也應該要來求診,因為止痛藥或感冒糖漿的過度使用(通常是指一個月使用十天以上),往往會讓頭痛更加重,最後落入天天吃藥、天天頭痛的惡性循環。其實,很多頭痛是可以治療,而不必倚賴止痛藥物。希望大家都能遠離頭痛!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神經內科 賴資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