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厭食症與暴食症的簡介

厭食症是先進國家的年輕女性十分流行的精神心理疾患,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患者的體重極度低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原本身體健康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正常人的BMI應為18.5~24 5Kg/m2),有的甚至低到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0 Kg/m2的極端值,這些極端消瘦的個案,是文明富裕社會中,除了癌末病患外,會因飢餓而死亡的主要狀況。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以及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

筆者十六年前自德國修習心身醫學歸國後,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原市立療養院)開設飲食疾患特別門診,迄今已看過超過七百位飲食問題的個案,其中厭食症大約佔五分之一,可見國內有關問題的嚴重度也不容輕視。

最近數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對於青少年的厭食症個案,父母健在、並且可以合作協助個案的家庭,可以在不必住院的情況下協助個案逐漸克服對於飲食的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至於成年的個案,則可以藉著短期的住院,加上出院後長期的心理治療,配合身心整合治療,逐漸康復。無論如何,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的狀況,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減少這個疾病對個案的嚴重傷害。

至於暴食症,則是與厭食症相關的心理精神疾患,患者的主要症狀是在短時間內反覆無法自控的大量進食,以及禁食、催吐或濫用瀉劑等所謂的代償行為,以避免體重的上升。患者可以在兩個小時,甚至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吃下平常人可能要分三、四餐以上才能吃完的食物。簡言之,「量多」這個客觀標準加上「失控」的感覺這個主觀標準都存在的不正常進食就是暴食的主要現象。其實,有大約ㄧ半的厭食症患者會合併有暴食的行為,許多暴食症患者所描述的病史也曾有個階段完全符合厭食症的診斷。

除了可能共有暴食的症狀外,厭食症與暴食症患者有個共同的心理特徵,就是對於體重與體型的高度敏感,甚至整個人的自我價值都取決於自己的體重或外觀。也因為如此,厭食症與暴食症被歸入精神疾患的範疇,並且與一些症狀比較輕微或不典型的飲食行為問題,共同歸類為「飲食疾患」(Eating Disorders)。

飲食疾患的成因十分複雜,遺傳基因、人格特質、家庭互動的特徵、社會文化的因素,都與飲食疾患的發病與維持有關。而其治療的方式,也因個別狀況的不同,可以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與家庭治療等不同的方向來切入,甚至合併不同的方式。無論療法,越早進行治療,越能夠持續治療的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筆者呼籲有這方面困擾的患者與其家屬,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以減少這種心理身體的問題,變成個人或家庭長期的困擾。

至於在預防方面,實證研究顯示:社會上充斥著「瘦才是美」的觀念,是飲食疾患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Margo Maine所著的「身體戰爭」(Body War)一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在這個民主多元的時代中,對於身體型態的理想,似乎變得反而沒有多元的空間。人類社會,因為基因、體質、生活型態等等差異,體型本來就是多彩多姿,但是因為流行時尚與媒體的催化,讓那些不符合「流行」(在目前就是指纖瘦、骨感)的女性,處於一種強迫的自卑當中。這種對體型的單元化價值觀,成為當代最為強力的心理束縛之一。這與百年前的纏足或是貞潔禮教,其實都是對女性極不人道的鉗制。身為心理衛生的從業人員,筆者夢想有一天,體型與體重也不再成為許多人揮之不去的心理負擔,真的達到國外有識之士所期待的「胖瘦皆美」(beauty at all size)。如此才是真正的文明社會,不是嗎?
本文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心身醫學科主任 陳冠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