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2265

      累積人氣

      21

      粉絲數

      1813

      回答數

      17

      文章數
    聽到嚴長壽的分享...很感動
    2008-12-03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總裁獅子心 : 1.          Several kinds of people to respect: 社會的安定力量 醫學教育基金會 with 黃達夫 宗教家 : 馬偕神父 , 安撫的角色 , stabilized the society. 藝術家 : 軟實力 , how to compact the Mainland China, the economic may product, but the culture and art may need time to incubate: 雲門舞集 , 優人神鼓 教育家 : 未來 2.          不友善的心態對觀光的影響 : 陳雲林的拜訪 , 為何日本人不喜歡到大陸去旅遊 ? 文化的自信 : 演出 : 就要有導演來搭配 : ( 日本旅遊的感覺 : 文化 ) 3.          熱誠 : 為人做ㄧ點事 , 同理心 : 超出期待的表現 ( 這種的感覺就是 : 五星級的服務一星級的成本 ) 永不低頭 , 現實需要這樣嗎 ? 去改善 à 義無反顧 (the feeling 就像是心臟科楊主任所說 : 讓人認識自己 , 歡迎評鑑 ) 4.          辦報紙的初衷 :chief complain, 回歸本源 : 使命感 所以當權者的價值觀改變時 , 團隊的成員也可能迷失自己 5.          ( 進入重點 ) 衍生來說 : 醫師的服務 , 不是飯店的服務 , 醫護的初衷 : 醫治 醫病信賴 : 方法 : 贏得信心 , 事先準備 look into the eye, 解釋病症 因為時間短必須更有效利用 body language 6.          當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 也許會創傷心靈 , 因為社會需要各種層次的人 , 所以生命中要有工具 à 上班時充實生命 , 下班後豐富生命 è 文化 (make sense) 7.          權力和錢力畢竟只有少數人 , 所以 , 文化要讓ㄧ個普通的人 ( 多數人 ) 生活踏實 , 真實的穩定力量 ( 回應前面的文化和宗教 ) 正視文化 : 給予舞台 , 尊嚴 , 使命 : 下鄉的文化給予 , 未來的文化種子 8.          舉例 : 白先勇 : 永保赤子之心 ( 需要 inform index) 林懷民 : 雲門舞集 余光中 : 果陀劇場 : 梁哲明 李國修 :20 年 9.          跟政治沒有關係 香水 : 德國作家 : 真厲害的文學 , 影射希特勒利用政治香水迷惑所有德國的人 , 所以是幫兇 à 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 避免被政治香水利用 10.      愛的對面是 : 冷漠 à 不要忽視自己的影響力 最後的分享 : 得癌症後的崩潰 : 並無法改變現實 ( 從您的兒女中得知 ): 您是兒女心目中的英雄 è 身為一位醫者的初衷 : 幫助別人 報最大的希望 為最大的努力 作最壞的打算
    街頭日記...期待更多用心的醫者
    2008-09-28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在強烈颱風 薔蜜來勢洶洶的夜晚看了HBO的 freedom writer diary, 很感動!! 網路上有位主內弟兄的心情和我蠻相像的.... 以下節錄自他的分享   看了一遍又一 遍, 真的非常感 動。 感動的 是, 老師的用心和 學生的改 變。 我感受到一個老師對教育的熱忱從剛踏入到學 校 , 到現在已經歷許多 事, 也教過許多學 生, 但他的熱忱仍然沒 有絲毫的減 少。 尤其是遇到這 203 班 級, 充滿憤 怒、 幫 派,當 然也遭受旁人的放 棄、 唾棄 ... 等 . 但這老師願意一步一步的陪 伴他 們, 老師把這樣的職務當成是一種使 命, 不願放棄班上任 何一個學 生, 但也同時失去了自己的婚 姻。 一直在思想我們 身為教會裡的主日學老 師, 青少年輔 導, 是否有將這職分做為 一種使 命。 我們不了解孩子們的需 要, 就連我也 是。 有時孩子 的舉動是不是意味他要表達什 麼, 但我們只覺得這樣的舉動是 我們不能接受 的, 因而責備 他。 誰也沒想到我們早已在他心裡 已經劃上一刀 了。 電影中古老師每次的上課的方 式, 都讓我讚 嘆不 已, 我想這都是老師的用心和努 力。 所以我們一句話可能 會不小心傷害到孩 子, 但或許我們一句話也可以拯救一個在邊 緣當中的一個孩 子。     我承認教導學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他不像有些事情 很快見出果效,它或許是需要幾年、幾十年的努力。就像是詩 篇一二六5 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所以,身為 主 日學老 師, 青少年輔 導需要秉持愛心和專一的心,只有從愛心 的角度去看小孩子,能夠看到小孩的天真、活潑、最重要的事 需要。則專一,羅馬書十二7 說到:「作教導的,就當專一。」 ,我們應各按其職,專一努力在各不同崗位上為主作工,這才 是我們所要去追求與達到。   再來我相信現今的家庭有許多都是不健全,尤其是在原住民 部落當中,單親家庭、酗酒、家暴、貧窮、疾病、、、等都已 是見怪不怪了。而從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小孩,該如何在這樣的 環境下成長?你就會發現小朋友會避諱去談家庭的事,不敢再相 信任何人,甚至有暴力相向來舒解心裡的不平衡。所以一個老師 、輔導若沒有一個使命,是不可能會對這些小朋友出手相援,幫 助 、關懷、建造這些小朋友。     最後,一個老師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的技巧、才能,而是他必須 出於一顆真誠的愛心,因為我相信愛會生出耐心、憐憫、熱情、 溫柔、、、等。 summary from http://shijay-lovegod.spaces.live.com/blog/cns!82C5E3F6501BD1A5!340.entry 當一位醫者,也是相同的心情。病情的拿捏是否要將病患的生活考慮呢?答案是肯定的。 用愛心來了解病患的家庭環境提供最佳的協助,看病也許不再是開個藥方即可。 期待更多用心的醫者.... 這是Erin Gruwell 本人,充滿活力及信心的老師。
    醫學創造了怪物
    2008-02-04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I am Legend 昨日參加老專考試後去看 " 我是傳奇 " 一直在想這種現象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 畢竟人類在企圖扮演上帝的角色,基因治療已是目前最熱門的主題。 誰能預測會不會發生突變 ? 原本是研發出來用以治療癌症的基因改良病毒,在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一段時間之後,開始產生類似狂犬病的意外副作用,並失控造成大規模傳染,造成世界上 90% 人口的死亡, 9% 會變成狂暴、嗜血但體能驚人的變種夜行怪物(又稱黑暗獵人),全球僅有 1% 的倖存者存活下來,他們會因體內產生自然抗體而不受感染。 看到德國狼犬死掉後主角的悲傷真的很深刻,且強烈的孤獨感襲捲整個空氣 ~ 連能說話的對象都死了 ... 致力研究解藥,研究出來的瞬間就犧牲自己 ~ 當他犧牲自己的時候,我也哭了 ~ 整部片傳達出的訊息 ... 認真地生活在每個時刻 ~ 彰顯上帝在我們身上做的功 ... 祝聖誕節快樂 !!   20071223  
    生命如何像一首探戈? 皮亞佐拉
    2007-12-24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手風琴音樂: 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探 生命如何像一首探戈? 皮亞佐拉 版面音樂:皮亞佐拉 記得第一次內人介紹皮亞佐拉的曲子,覺得靈魂隨著節奏律動!! 「探戈音樂」受到全球注目,阿根廷探戈音樂教父--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可說是一大推手,奇蹟發生自一九七○年代起,透過古典作曲架構與精妙的演奏技法,皮亞佐拉讓這原本在阿根廷街頭小酒館悲傷低吟的不入流曲調,全然改頭換面,竟以萬般迷人的風情席捲歐美;皮亞佐拉的音樂如夢似幻,時而像在破舊昏黃的小酒館中,時而又似在空寂無人的夜街上。 當皮亞佐拉談他的生命如何像一首探戈,一首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傷感探戈,「這不是因為我難過,我一點也不難過,我是個樂天派,我喜歡喝好酒,我喜歡吃好的,我喜歡活著,因此我的音樂沒理由是愁雲密佈的。但我的音樂確是憂鬱的,因為探戈就是那樣子。探戈是憂鬱而又充滿戲劇性,但一點也不悲觀。只有陳舊荒謬的抒情探戈才那樣。」 一九九○年八月不幸中風。一九九二年七月五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逝世。如果你聽過皮亞佐拉的新探戈音樂,相信你的靈魂將隨著這充滿原始節奏動感及旋律所震撼! 皮亞佐拉發覺生命中的"美"及與眾不同,是我們大家對生命學習的模範!!
    冼星海-音樂鬥士 (首面音樂之三)
    2007-11-12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中國人的音樂家冼星海 版面音樂 : 黃河 記得第一次唱這首合唱曲,全身的熱血沸騰 !! 1945 年 10 月 30 日 ,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年 40 歲( 1905 年生)。冼星海,廣東番禺人。他繼聶耳之后,以廣泛的題材和体裁,對全國抗日軍民起了巨大鼓舞作用。其作品《黃河》大合唱,歌曲《游擊軍歌》、《在太行山上》等至今仍為人們喜愛。   他是個貧苦漁民的兒子,從小酷愛音樂,他幾乎是在死亡線上掙扎著奮斗、求學,他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法國巴黎音樂學院,等待他的是一條用鮮花和金錢鋪成的大道。但他卻義無返顧,不遠萬里,回到了自己貧苦的多難的祖國,滿腔熱血,投入了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他緊緊站立在勞苦大眾之中,用他卓越的創作,去鼓舞人民戰鬥,他是“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在嚴酷的戰爭環境裡,離別的愁苦,多種病痛的折磨,都不曾使他放下那支不知疲倦的筆,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   冼星海不只是抗日年代的榜樣,也是我們大家對生命學習的模範 !!
    蔡琴-生命鬥士(首面音樂之二)
    2007-11-08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唱生命的歌,演人生的戲 版面音樂 : 蔡琴 永遠記得到國父紀念館看落跑天使的台北最後ㄧ場演出 ... 蔡琴用生命唱出演出撼動人心的表演 ... 處理糾結的感情明快,處理自己健康上,也是如此。乳房長腫瘤是她主動到醫院檢查發現的。醫生診斷,認為有開刀切片的需要,她二話不說,立即配合。檢查結果是良性的纖維囊腫後,也未掉以輕心。 多年來跟醫生合作持續追蹤,幫她檢查、看病的醫生,也都成了朋友。 不同於一般只講求表演的藝人,蔡琴會思考。替她做腫瘤切片的三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俞志誠都覺得這個病人有內涵。「從言談可以感覺蔡琴對藝術期許非常高,是一個很有目標的人。」 對自己有期許、對事業有目標、勇敢實踐的特質,反映在蔡琴台前的表演,台下的努力不輟。 ( 節錄自康健雜誌 42 期 ) 蔡琴不只是腫瘤疾病患者的榜樣,也是我們大家的模範 !!  
    李泰祥:永不妥協的鬥士
    2007-10-28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首頁音樂 ( 一 ): 李泰祥和巴金森症 永不妥協的鬥士   李泰祥得了人人聞之色變的巴金森氏症,但未打擊李泰祥對音樂的執著。的確,生了這種病,連舉筆、拿橡皮擦都十分困難,也可能合併記憶方面也產生問題 ! 李泰祥表示:「生病以後,工作的困難度增加了十來倍!」 但 , 病痛的折磨擋不住他旺盛的創作力。 李泰祥和巴金森症整整博鬥了十年!為了完成心目中完美的室內樂演唱專輯,他鼓起勇氣接受了「深部腦刺激」手術。 這高準確性且有難度手術,醫生為了測試病人的反應,必須採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讓病人處於意識清醒的狀態。李泰祥在手術時,耳邊傳來頭蓋骨被鋸開的聲音,這種和死神交戰的親身感覺,讓李泰祥對生命有近一步的領悟。 李泰祥不只是巴金森氏症病患的榜樣,也是我們大家的模範 !!
    保育犀牛...對大自然負責
    2007-10-22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台灣是犀牛角全球四大消費國之一」。非法走私與使用犀牛角,是間接或直接造成犀牛面臨滅絕的原因。當台灣人知道拒絕消費犀牛角,是保護犀牛的重要認知與舉措時,對於國際宣傳犀牛保育的活動,也給予了最熱情與直接慷慨的支持! 站在平等對待與欣賞不同生命形態之美的觀念上,對於瀕絕的物種,人們有義務與責任維護和復育;站在維持人類永續生存的觀念上,對於其他物種的利用或經濟活動,都需要考慮永續經營的各種可能面向。單方面的經濟考量可能帶來其他面向消退或耗損的嚴重後果。地球只有一個,沒有節制的逾求,資源終有耗竭的一天,不可不慎,請勿讓人類成為另一次地球生物大滅絕的禍源吧! 節錄自 王東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撰述)  
    進入社會的50堂必修課-曾志堯(財富管理季刊 總編輯) 節錄
    2007-10-22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什麼是社會,社會也是要學了才會 1.    準備ㄧ把新尺用來測量社會的標準 2.    衝突發生時你該擺出什麼姿態? 對事不對人 3.    步步為營,別犯無法彌補的錯誤。 爭執和分歧必須是為了公司的利益 投資自己,可以讓自己變得了不起 4.    投資你的人格,往往能獲取高額回報: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事業的成功而是人格的勝利,堅持自我,展現人格,也要圓滑處世 5.    對工作要細心,對自己要粗心。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即使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做事不要急於求成。 6.    誠實坦率,增添自己的人格魅力: 7.    透支了信用,就透支了你的人生。許諾之前要正確評估,承諾無法兌現時,要及時告知對方。 8.    學會尊重,貶低別人不等於抬高自己。不要貶低別人的工作能力,得理要饒人。 9.    禍從口出,不要成為別人小心防範的小人: 公開發表評論,要對事不對人,保持沉默,不願意當面說的話,也不要背後說。把議論是非的時間用到工作或有益的休閒上。 10. 遠離愛聊八卦的那一群,成功就更近了。不要期望別人為你保守秘密,尤其當這個秘密關係到你的身家性命時。 11. 面對眼前的巨人,你選擇逃跑還是迎戰。主動找與你有過節的人談話。突破自己的防線。 自己雖是萬能,但是如果缺少好伙伴,好戰場卻是萬萬不能! 12. 別當孤軍奮戰的英雄,你需要的是一個團隊。善於交流,積極樂觀。 13. 你是一般人還是頂尖人才,測測你的人脈競爭力。順道聊上幾句培養感情,10 人每月連絡一次,關係的網,必要的情感投資,生日,賀禮!! 14. 商場如戰場,你必須有開拓版圖的能力。平日工作儘量熱情幫助別人,維護良好的信用。 15. 獨具慧眼,什麼樣的老闆值得你的投資。懂得充分授權的老闆,選擇寬容的老闆,幫助員工生涯規劃。 16. 化被動為主動,為自己卡一個好位。每天訂出ㄧ項明確的工作任務,主動作好,今日事今日畢。 17. 延伸你的觸角,找到最佳的定位點。從一些小事情著手,嘗試新的方法,新的工作思維方式解決。 18. 你在做無關緊要的事,還是非做不可的事,排定優先順序,永遠先做重要的事。正確處理突如其來的干擾(暫時擱一邊),事事專心辦理,每作完ㄧ件重要的事,要獎勵自己一次。 19. 發現自己的優勢,做最擅長的事。制定發展計畫,最好別脫離最擅長的領域。坦率地承認錯誤,並想辦法補救。 20. 不怕扛責任,將才盡情發揮。對任何事抱有好奇心,主動及時地蒐集資訊。讓資訊主動地流向自己,不要錯過熱門的訊息。 21. 掌握了資訊,就掌握了錢脈 22. 和老闆站在同一角度看事情,你就離老闆更近了。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對待別人。給同事 23. 給老闆建言,而不要替老闆做主: 如果老闆明確要你執行他的決定,你就無條件地服從。 24. 五年後或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樣子? 有步驟地實現目標,用看得見的目標不斷鼓勵自己。 25. 堅持不懈,可以成就一個天才。不管你想在哪方面有成就,只要你肯拿出ㄧ萬小時,專注在其中且努力不懈,你就能夠成功。 26. 不需事事求人,你就是自己的貴人。爭取領導管理的機會,開發肢體和身體語言。 27. 關上過去的成敗之門,掌握新生之鑰。把失誤煩惱成就和喜悅關在身後。 28. 從泥沼裡走出來後,將變得更勇敢。拿破崙:要想靠自己積極心態生活,必須要面對和分析眼前的事實,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29. 適時的依賴,讓強者更強 30. 好牌人人會打,成功的關鍵在於打好壞牌 31. 工作不工作,都要學習。學習在工作中學習,學習是一生堅持的事情。努力爭取培訓的機會。 讓別人認識你,比埋頭苦幹來得重要 32. 求職人的徬徨,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33. 妝點你的門面,秀出ㄧ張漂亮的履歷 34. 建立一個好名聲,並珍愛它 35. 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你將收穫更多 36. 你在微笑嗎?那透露了你的自信與風采:常常微笑,就會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37. 只有口才還不夠,你還需要兩隻耳朵。懷著理解的目的傾聽才是真正的傾聽,即尋求理解-真正的理解。切勿突然打斷別人的談話,切勿匆忙定結論 。 38. 行銷時代來臨,打造無法取代的個人品牌。擁有自己的特色,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品牌必須讓大眾知道。 快樂可以傳染的,你今天快樂工作了沒有? 39. 發揮創意,把平凡的任務做的不平凡:要重視平凡的工作,要有更細心,更認真的態度「光芒」要讓周圍的人看到。 40. 在辦公室裡,一邊工作一邊戀愛 41. 挖掘小快樂,人人都可以樂在工作:因為我選擇快樂,所以我快樂。時常保持微笑,發揮幽默感。 42. 說對了笑話,危機可以變轉機:收集笑話,自我解嘲,練習畫漫畫,即興演講,睡前回想一下當天發生的好笑事情。 有夢有理想,才能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43. 衝破瓶頸,換個角度看世界 44. 認真打拚,人人都可以創業 45.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該放棄的是什麼? 46. 因為相信,所以實現 47. 當你腦中有了夢想,別忘了起身去實現它:訂定計畫就立即行動。不要浪費精力在拖延上面。 48. 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得親身走過:學會用腦袋做事,自己動手做,要擁有豐富的專業技能 49. 點一把熱情的火,讓夢想起飛: 比別人先走ㄧ歩, 積極主動地做事, 要有自信的昂首闊步。 50. 飛得再高再遠,都不忘初衷。扎扎實實地做事
    明日的記憶....喚醒大眾對失智症的重視
    2007-10-17 00:00:00 作者:江俊宜 分類:心情點滴
    上個月看了這部明日的記憶 當看到預告片就決定多買幾張給這個月的實習醫學生及幾位病房護理人員… 來神經科實習就應該多了解阿茲海默症家屬的心境 只是,好久沒在戲院落淚,甚至比學妹們還… 《明日的記憶》講的是阿茲海默症,也就是所謂的失智症。 雖然按部就班地描述了阿茲海默症的病況演變,甚至讓觀眾忍不住對自己一邊看一邊做起測試,但影片並不僅於此。我們感同身受地看著渡邊謙先是拼命地抗拒承認事實,接下來則試圖掩飾,他對所有事情做紀錄、血紙條提醒自己,但終究紙包不住火,這些方法也起不了作用後,他只能辭職待在家裡,被迫出外工作的妻子貼心地在每個角落貼上告示提醒他生活作息,直到他的記憶宛如倒帶、清洗,至最前端為止。 病魔對身體的摧蝕,對意志的的吞嚥,進而毀滅尊嚴的殘酷,在渡邊謙層次分明的表演中,已夠引人同情。而他的病又像是面鏡子,銳利地反映了外界的真實:寡情的企業體制中,依依不捨的屬下;欺負他記憶力衰退的陶藝老師;以及最重要的,他的妻子和家庭。~節錄自Net~ 尤其是他女兒的婚禮,他搞丟了講稿,卻講出了他不會忘記的心情。字字句句,充滿了對「回憶」的珍惜。這時候,只有知道他病情的觀眾,能體會他的淚水,有多麼真切。 這種從知道患病到面對接受的過程,我們在臨床常經歷到,只是往往會忽略了家屬及病患的感受,就像劇中的神經科醫師雖父親有相同的疾病,但在一開始解釋病情時也不易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思考。 希望自己及一起去觀看此片的學弟妹,在將來的行醫過程中能記得,做到<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四全的照顧。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