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人氣

      6572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1010609醫療相關新聞(1)

感謝蔣世中醫師熱心整理提供.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now_fod_list_no=12320&level_no=2&doc_no=84867 為快樂暑假國外旅遊買健康保險,防疫準備要先做 RSS 訂閱衛生署 RSS 焦點新聞建檔時間:2012/06/09 08:46:55更新日期:2012/06/09 09:03:54 暑假國外旅遊人數預期將會增加,疾管局提醒出國民眾應事先暸解當地疫情,並可提早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種或使用預防性藥物,降低罹患傳染病風險,以保障旅遊健康。各區域近期流行疫情及赴該地建議應注意事項如下:一、亞洲地區:大陸、香港及越南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兒童應格外留意洗手等衛生行為要落實。東南亞、南亞各國進入夏季登革熱流行高峰,戶外活動宜著淺色長袖衣物並採取防蚊措施;香港、印尼、柬埔寨皆有人類H5N1流感病例,赴高風險國家應避免與禽鳥接觸,不生食及勤洗手。二、歐洲地區:進入麻疹好發季節,出發前可考慮由醫師評估是否有需要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三、非洲:發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等疫情,可考慮於出發前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服用瘧疾預防用藥。 另疾管局提出「五項防疫基本功」,供民眾參考:(一)事先準備:出發前瞭解欲前往國家之疫情,並於出國前提早46週至「旅遊醫學門診」進行諮詢,由醫師評估後接種疫苗或服用防瘧疾藥物。(二)防範腹瀉:前往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應注意飲水及食物衛生,避免生飲生食,降低感染桿菌性痢疾、傷寒、阿米巴痢疾等腸道傳染病之機會。(三)趨吉避凶:採取適當防蚊措施,預防登革熱、瘧疾、屈公熱等蟲媒傳染病;避免接觸禽鳥及其排泄物;狂犬病流行地區(如印度、中國大陸、菲律賓、印尼、越南)應避免接觸動物,若遭咬抓受傷應立即就醫。(四)保持個人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五)通報諮詢:旅途中或返國途中如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黃疸等症狀時,請於返國時向機場檢疫人員通報。由於傳染病是有潛伏期的,如回國後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作為診斷及治療之參考。 相關國際疫情、防治措施及全國12間旅遊醫學門診相關資訊,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入出境健康管理」專區查詢,並可下載「帶著口袋醫師去旅行」、「健康走天涯」等衛教宣導手冊,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 防疫專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o10.htm 醫生 醫不聊生 自由時報101.6.9 陳家如 名主持人趙寧,健康檢查時發現體內「疑似」有膽結石,手術「摘除膽囊」後,被診斷為「膽囊癌」,不到一年就痛苦的病逝了!膽囊癌是非常不易察覺的疾病,症狀隱形,常常被發覺時已經是末期,預後非常差。看了千百個病人因癌症痛苦去世的醫師,看到用最先進儀器也分辨不出來、開刀才會知道的病灶,早早有先見之明的、幫你把有慢性膽囊炎跟有結石的膽囊拿掉了!不管是發炎還是結石,都會增加癌症機率,切掉只能說一勞永逸! 無論術前或術後,也都符合「國際醫療開刀標準」了!沒了膽的病人,不知感謝,還「生龍活虎」的嚷著要告醫師賠九百萬。你可知道,再晚個一年、兩年,你就算還有膽子、卻會沒有命嗎?(每五百個開刀下來的膽囊,便藏著一個膽囊癌!就算沒有發現息肉,就像一般慢性膽囊炎、膽囊壁有一點點增厚的樣子,癌細胞可能已經在膽囊壁上,廣泛侵犯!) 當醫師最豐厚的心靈收入,其實是病人的感謝。支持著讓醫師們熱血沸騰、氣力流遍全身,不然外科醫師哪有辦法,站幾十個小時開無聊、又壓力沉重的刀?如今心靈的收入被掏空了、尊嚴不見了、情感被傷害了、熱血也流乾了,換得的卻是滿滿的恐慌與不安全感。 (作者為醫師,醫勞盟發起人之一)       http://tw.news.yahoo.com/不懼三隻小貓-柯文哲死守四行倉庫-042800081.html;_ylt=AkNl2zkhB_HMUd49w9HlP3bfBdF_;_ylu=X3oDMTNycjh2MXVkBG1pdANUb3BTdG9yeSBIZWFsdGhTRgRwa2cDNTVmMjM3YzAtMmExNC0zZjM5LWE2MjYtMmRiZGJjODRiNDg4BHBvcwMxBHNlYwN0b3Bfc3RvcnkEdmVyA2M4M2NlOWY5LWIxNTQtMTFlMS05YmFmLWJkYWQ2Nzk0MTA1MQ--;_ylg=X3oDMTFqNDJvbDk5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wRwdANzZWN0aW9ucw--;_ylv=3 不懼三隻小貓 柯文哲死守四行倉庫 作者: 葉伶芳 | 台灣醒報 – 201268 【台灣醒報記者葉伶芳綜合報導】儘管「基礎外科重症醫學」只有三隻小貓選修,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天在臉書上宣佈,他要「死守四行倉庫,等待援軍」;對於眼下正夯的外科醫美,他也語重心長說:「要做到林靜芸那種水準,談何容易。」詎料在網友的回應當中,竟扯出整形名醫林靜芸被判刑一事,可見醫美也不是好做的。 柯文哲日前在臉書PO文,無奈指出他稍早接到台大醫學系辦公室,告知今年報名暑期課「基礎外科重症醫學」只有三名學生,未達開課標準的五名學生,因而建議停課。對此,柯文哲語帶自嘲說,他要研究一下,是否明年要開個「外科醫美」的課程。 由於醫療糾紛日多,工作相對繁重、待遇相對較低的外科,已經不受醫學生的青睞,新進醫生又不斷轉進商機龐大的醫美領域,柯文哲日前的感嘆PO文立刻引起迴響。 不過柯文哲立刻展現他堅守崗位的決心,在今天凌晨再度PO文,承認這兩天一直猶豫是否要開課。他說,現在不管做甚麼事都要檢討績效,要算「本益比」,也是有壓力的。如果只有三隻小貓,但是三個學分的課程要勞師動眾,不只是授課老師,還有教室、助教、器材與場地。 他指出:「想到最後只能安慰自己,人一生不是每件事都合成本的,既然自己以前都說過『悲觀進取』,那就還是開課吧。」 他接著說,其實醫美也是很難的,「要做到林靜芸那種水準,談何容易。」他坦承就讀新竹中學時期,美術學期成績最高只有65分,「我看就算了。說說可以,我們哪裡捧得起這種飯碗?到時才真的是被告到死。」 柯文哲自我消遣的幽默感不但令人發噱,他的貼文照例又引起網友熱烈迴響,署名「Hellen Nee」的網友替柯打抱不平說:「不要浪費資源製造更多的被告了,不歸路啊。台灣醫療這麼進步,台灣人民也沒有比較快樂,好東西一旦廉價就叫賤。」 署名「Patricia Yeh」的網友則語帶期許說:「柯醫師,這三個人以後可是台灣未來的外科名醫呢!要好好的栽培。」 網友「Mary Sun」則指出,「林靜芸醫師也被告了啊。」據悉,林靜芸是於97103日解禁前違法偷跑,使用矽膠替九名女子隆乳,今年四月台灣高等法院依違反藥事法將她判處有期徒刑8月,緩刑3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於2年內提供120小時的義務勞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life12.htm 補貼中醫1.2億 衛署被抓包 自由時報101.6.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衛生署差點又慷健保之慨,而且一出手就是一.二億! 健保自去年五月開始,非中醫師親自執行傷科推拿不得向健保申請給付,中醫今年總額因而遭刪二.二億,未料,昨日衛生署卻以提升中醫傷科品質為由,自行提案欲再補一.二億給中醫總額,引發費協會委員不滿,認為健保的每一分錢都是民眾的錢,衛生署應帶頭為民眾守住,怎可砍了又隨便補回去?最後全案未通過,為全民保住了一.二億。 傷科提升品質方案 費協會擋下 費協會委員、消基會董事謝天仁表示,自去年年中開始,非中醫師親自執行傷科推拿不得向健保申請給付,健保局估計,中醫總額將因而減少五億多,在協商今年總額時,費協會決定砍二.二億,但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並不同意,雙方僵持不下,全案送交衛生署裁定,衛生署也支持費協會的決定。 未料,衛生署在昨日費協會會議,卻以中醫界計畫執行中醫門診傷科品質方案為由,欲補貼一.二億給中醫界。 謝天仁指出,總額既已談定,怎可又用別的名目補回去?如此一來,以後大家都可以來吵,那談總額的公信力何在?健保的錢這樣亂補、亂花,很快又要調費率。 對此,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在當初裁定要刪二.二億時,即有一個附帶條件,即中醫界可以鼓勵提升服務品質的方式,向費協會爭取總額的支持,這跟補錢給中醫界,完全是兩碼子事,衛生署雖然提案,但最後還是由費協會決定,過或不過,完全尊重費協會的決議。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特別顧問施純全表示,推拿師退出中醫傷科後,中醫的服務量並沒有減少,總額卻被砍了二.二億,對中醫師很不公平,對於中醫傷科提升品質方案未過,全聯會早有心理準備,但仍覺得無奈。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148526.shtml 衛署:民俗推拿正名 禁止宣傳療效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2.06.09 02:21 am
衛生署宣布,市面上各式各樣以推拿為號召的招牌,今後只能用「傳統整復推拿」六個字,且不得宣稱療效,否則依醫療法開罰。 「治療推拿」、「民俗推拿」、「整脊整復推拿」,上班族肩頸僵硬,老人家筋骨痠痛,很多人會找整復推拿所報到。但這些招牌名稱不一,民眾往往分不清有沒有治療專業。 衛生署日前公告,這些民俗推拿所,需正名為「傳統整復推拿」,和中醫診所的「中醫傷科推拿」,是不一樣的。 衛生署醫事處簡任視察周道君表示,傳統整復推拿,和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拔罐、外敷膏藥、生草藥或藥洗等民俗調理行為一樣,只能紓解筋骨、消除疲勞,沒有療效,所以不能宣稱醫療效能。 周道君指出,已請各地衛生局,輔導這些民俗推拿所換招牌正名。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孫茂峰表示,推拿是中醫一個治療的名詞,民俗推拿應稱為「民俗調理」。衛生署該做的是,讓中醫診所裡原有的推拿人員,可參加國家考試認證、能輔助中醫師;拿招牌做文章,不是對症下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center15.htm 防治腸病毒�醫護換證教育課程 建議納流行病學 自由時報101.6.9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六月進入腸病毒疫情高峰期,台中市今年大多感染七一型,重症病例九人占全國一成五,僅次於台南市,副市長蔡炳坤七日在行政院會議提出防疫宣導要全台總員,大人小孩都要嚴防腸病毒,避免交叉感染,醫院診所落實轉診制度,並建議將流行病學納入醫護人員六年換證課程,而預計二一七年才能上市的腸病毒七一型疫苗則能加速研發。 蔡炳坤指出,腸病毒防疫宣導要落實全國,往年大多針對幼兒園至五歲幼童,但從病例發現許多是被家中的兄姊交叉感染,不能忽略就讀國中小的大小孩也是傳染來源,免疫力強的家長也會將病菌帶回家,大人小孩都要落實勤洗手,家長回家要換衣洗手再抱小孩。 蔡炳坤認為,醫療院所應加強防疫觀念和制度,他發現衛生局巡迴中市各醫院防疫會議時醫護人員缺席率高,建議將流行病學納入醫護人員六年換證教育課程,另外腸病毒七一型疫苗預計在二一七年才能取得藥證上市,希望能加快研發腳步。台中榮總陳伯彥醫師表示,台中市罹患腸病毒七一型居多,多發生在三、四歲幼童易發展嚴重併發症,且屬於社區型,應加強社區防疫。 針對流行病學納入醫護人員六年換證教育課程,陳伯彥認同建議可納課程,提供醫護人員接受最新資訊;中區防疫指揮官王任賢則認為仍應落實分工,流行病學屬於公共衛生防治政策面,由感染科醫學會加強教育。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609/34288453 ●●醫院遭投訴 集體染疥瘡 20120609 蘋果日報 【沈能元台北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20609/34287996 義國狼醫 強吻女病患摸奶 20120609 蘋果日報 【施翩綜合外電報導】在義大利羅馬一名私人診所醫師,替女病患檢查時,大膽摸胸猥褻、索吻,並試圖脫掉她的內衣褲,甚至不斷低語「別動……妳不會這樣就懷孕的」,色狼行徑全被電視台事先安排好的攝影機拍下。 惡行曝光毆記者 義大利知名的節目《臥底新聞》(Striscia La Notizia),專門揭露名人醜聞及弊案。影片中醫師多次嘗試強吻躺在診療台上的女子,但屢遭抵抗沒有成功,他不耐煩「啪」一聲打在女子肚上,暗示她滾蛋。 節目記者吉隆尼(Jimmy Ghione)隨後直搗診所,詢問醫師:「你為什麼要搞她?」醫師老羞成怒對吉隆尼和多位攝影記者拳打腳踢,還一路打到馬路上。節目播出後引發熱烈討論,警方正著手調查。 另外,英國35歲的心臟外科醫師艾伯戈瓦(Ahmed Abdelgawad),日前被控躺在連鎖超市Tesco的走道上,偷看女顧客的裙底風光,甚至邊看邊撫摸自己的下體。誇張行徑立刻被投訴,隨後遭逮捕。 艾伯戈瓦日前出庭時,坦承犯下「愚蠢的錯誤」,但否認有自摸行為。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609/34288669 高全祥 鼻整形「台灣之光」 20120609 蘋果日報 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鼻科主任高全祥專長是自體軟骨鼻整形,他指過去看到許多鼻病患者因鼻中隔、鼻樑彎曲導致鼻炎等長期不適,因而在2002年前往美國進修顏面重建手術,隔年返台開始進行自體軟骨鼻整形,除可改善鼻中隔彎曲患者所致的鼻炎困擾,也可讓其鼻樑更為挺直,至今已進行近千例。 用自體軟骨整鼻 高全祥表示,八成五的國人皆有程度不一的鼻部、臉部等顏面骨頭發育不全,而不少鼻過敏患者即因鼻中隔、鼻樑彎曲使鼻腔無法暢通,造成長期鼻塞等困擾。高全祥說,以前鼻整形手術有不少局限,例如許多患者因鼻樑彎曲從小鼻塞、「沒睡過好覺」,但過去鼻整形手術因從鼻孔進入,視野有限,僅能改善輕微彎曲患者,且對因車禍等外力引起的嚴重鼻樑彎曲患者,完全沒轍;此外,早年鼻整形手術材料以矽膠鼻膜為主,術後卻可能有移位副作用、甚至造成感染。高全祥說,十多年前他決定赴美接受顏面重建手術訓練,並於2003年返回三總,開始進行自體軟骨鼻整形術。高指鼻整形手術是以手術打開受術者兩鼻孔間、人中上方處,置入自體耳朵等部位軟骨,來打直鼻樑、暢通鼻腔,這可改善因鼻中隔彎曲所造成的鼻炎等,也兼具隆鼻的美觀效果。自國外取經回來的技術,高也不藏私,多年前創辦顏面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固定在國內舉辦研討會,邀請美韓等醫師來台示範手術,提升國內耳鼻喉科醫師顏面重建的技術水準。 常受邀國外演講 與高全祥共事多年的三總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李日清說,高為提升耳鼻喉科醫師技術創辦顏面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讓很多耳鼻喉科醫師能交流最新鼻整形技術,高全祥現更不時受邀前往國外演講,也算是「台灣之光」。曾在他院進行矽膠隆鼻失敗,找高全祥求診的患者黃小姐說,高會聆聽患者的想法再為患者整形,讓人「很放心」,對於自己術後自然的鼻型,她非常滿意。高全祥說,門診常遇不少人求改運或因老公外遇而想做鼻整形,他都會避免收治這類求診者。他表示,鼻整形手術應以兼具改善患者鼻病與美觀為優先,而想非取悅他人,否則術後患者易患得患失,得不到滿意效果。記者高子航 高全祥 小檔案 年齡:46婚姻:已婚,育有2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經歷: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現職:三總耳鼻喉頭頸外科部鼻科主任專長:鼻整形、鼻中隔彎曲、鼻息肉、鼻竇炎內視鏡手術等興趣:跑步、游泳、爬山資料來源:高全祥醫師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154887 植牙未保養照樣壞 【中央社台北八日電】 2012/06/09台灣新生報 「人工植牙反正是假牙,不會壞掉」?事實不然;臨床發現,人工植牙一樣會因牙周病而脫落;尤其糖尿病、服用骨鬆藥物、愛嚼檳榔或堅果的人,人工植牙若沒保養,壞的更快。成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春祺今天表示,人工植牙的清潔保養,應比照真牙,每天至少早餐後與睡覺前各刷牙一次,睡前使用牙線,平常也不能咬太硬的食物,「真牙都會咬裂,何況是人工植牙的假牙」。曾春祺說,常見患者認為人工植牙後,一輩子都不用管它;在此迷思下,有的患者大嚼檳榔、照吃堅果,人工植牙的壽命因此縮短;或是因為口腔衛生不良、放任牙周發炎,結果人工的牙根用不到幾年就脫落。某些民眾在植牙前後更應仔細追蹤評估,曾春祺以糖尿病患為例,患者因為血糖高,免疫力較差,口腔內的牙菌生長快,且植牙手術傷口癒合較慢,不但植牙失敗率高於常人,人工牙根壽命較短。其次,白天咬緊牙關、夜間磨牙人,假牙和真牙都會報銷;值得一提的是,曾春祺說,有些人不自覺咬緊顳顎關節,真牙漸漸磨損後,牙關無力,人工植牙後恢復咬合力,換成人工植牙被磨壞;此一潛在情況在植牙手術前未必能發現,術後解決對策是訂作牙套保護牙齒。另一種情況是服用「福善美」等雙磷酸鹽類的骨質疏鬆用藥。曾春祺說,這類藥物的可能副作用是齒槽骨壞死曾春祺提醒人工植牙病患應每半年定期回診檢查,持續追蹤。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060900047.html 英國研究 頸椎整脊 恐增中風風險 ·          2012-06-09 ·          中國時報 ·          鍾玉玨�綜合報導      不需開刀、不用吃藥,「喬」骨頭就能擺脫病痛?民間通稱的「整脊」,在西方的正式名稱是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常見於治療脊椎錯位導致的酸痛。不過英國專家建議,頸椎部分關節,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整脊,以免發生中風甚或四肢癱瘓的憾事。      執教於英國布魯內爾(Brunel)大學復健研究中心的歐康諾(Neil O’Connell)與同仁稱,錯位的頸椎被人徒手喬回正確位置「可能導致嚴重神經血管併發症」,如頸動脈剝離。      他們在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的報告中寫道,頸椎整脊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因為頸部的主動脈可能因此受傷。他們建議,這種治療方式「沒必要,也不建議」,只有短暫的舒緩效果,比較起來,運動反而比整脊更有效果。      歐康諾明白指出,頸椎整脊的風險高於好處,應該捨而不用。不過也有其他專家堅稱,整脊可有效治療骨骼肌肉不平衡引發的毛病,包括頸痛、下背痛等。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凱西迪(David Cassidy)教授則援引諸多證據,證明整脊治療可嘉惠有頸部酸痛的病患,並對整頸和中風之間的關連提出質疑。      到底該不該讓醫師徒手矯正頸椎位置,的確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證,但不管支持或反對,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持續運動並改變不良的姿勢習慣。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20609/34286928 反覆腹痛血便 宜做內視鏡檢查 20120609 蘋果日報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昨(8)日指出,克隆氏症是嚴重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早期症狀不典型,常被誤診而延誤治療。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克隆氏症患者除了會有腹痛、腹瀉、血便等腸道發炎症狀,還會有貧血和體重減輕情形。 消化內科醫師周仁偉提醒,若長期腹瀉、腹痛、血便、發燒,合併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且就醫服用藥物後,症狀仍反覆發作,應至大醫院的腸胃科或消化內科做檢查,確認是否為克隆氏症。 發生率增加4 周仁偉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好發20~40歲青壯年,病因不明,但近年醫界認為跟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因此像免疫調節藥物、去年納入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都是用免疫機轉來治療此病;且近年發現,亞洲國家的罹病發生率增加,以台灣來說,統計1980~1990年間,克隆氏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僅0.1個,但2000~2009年間,則為0.5個,增4倍,推測跟飲食西化有關。王輝明醫師表示,若確診為克隆氏症,建議先以內科治療,降低發炎造成腸道破壞,當內科治療無效,或有腸阻塞、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周仁偉醫師也呼籲,太晚發現會延誤治療,提醒若腸胃炎時好時壞,且合併體重減輕、貧血等,最好求診做進一步檢查。     http://care.cdns.com.tw/20120609/med/jkbj/733780002012060819501993.htm 克隆氏症症狀複雜 確診約需710 中華日報《2012/06/08 19:50 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50歲宋姓男子 6年前出現腹痛、腹瀉與血便症狀,直到去年才被確診為克隆氏症;醫師指出,由於克隆氏症會在小腸、大腸及迴腸間呈現跳躍式的病變,因此常易被誤診,平均約需 7 10年才會確診。 宋姓男子腹痛、腹瀉,每天要上廁所 10多次,他甚至形容廁所就像是第 2個家。就醫檢查為大腸潰瘍,吃藥 2個月,竟排血便。 進一步就醫,醫師建議切除大腸,經找其他醫師確認,雖然免除手術,但用藥治療 1年後發生廔管發炎,必須做廔管手術;治好之後,又再出現第 2次的廔管發炎,第 2次手術時才被確診罹患克隆氏症。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克隆氏症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 20 40歲青壯年,此症發生率不高,大約每 10萬人為 17人,全台目前約有 450名病人。 王輝明指出,克隆氏症就診率高,初期症狀主要是腹痛、腹瀉與血便,並會有發燒、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但早期症狀常被當成大腸急躁症、腸胃炎等其他疾病,使得患者從發病到確診,平均要花費 7-10年。 王輝明說,克隆氏症病況可以從口腔一直爛到肛門,主要是在小腸、大腸及迴腸間呈現跳躍式的病變,並會有血便症狀;潰瘍性大腸炎則是由直腸一直往上發病,大腸急躁症則是很少會有血便。 王輝明表示,克隆氏症確診可經由內視鏡影像學,目前有大腸鏡、小腸鏡可以檢查。治療則應以內科用藥為主,常用藥有抗發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以及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已納入健保給付,納入健保給付後,每年可為患者省下 40萬元藥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health2.htm 一天水瀉20次 當心克隆氏症上身 自由時報101.6.9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50歲的宋憲財,過去6年來慘遭頻繁腹瀉纏身,最嚴重時1天水瀉近20次,幾乎隨時都要找廁所,甚至嚴重血便,整個馬桶都是血,卻始終查不出確切病因,直到去年9月,經醫師確診為「克隆氏症」,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終於大幅改善。 外人很難想像這樣的痛苦,宋憲財過去都不敢出門,汽車修理廠的工作也因此喊停,廁所變成他「第二個家」。近來經生物製劑治療後,每日排便次數減少,長年的腹痛與頻尿也獲得改善,甚至連糞便也開始從水瀉有了形狀,他忍不住說:「有形狀的大便,真的很可愛。」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如果動不動就拉肚子,不一定是腸躁症,如果次數太多,得留意是否是「克隆氏症」,此病診斷困難,好發於青少年與青壯年,病患常被當成腸炎、大腸急躁症等疾病,發病到確診平均花費35年。 王輝明指出,克隆氏症常被誤診為腸躁症,但腸躁症並不會造成腸道發炎、潰瘍、腸道破壞,相對地,一旦出現長期腹瀉、腹痛、血便、發燒,合併貧血或體重減輕等症狀,就有可能是克隆氏症。而且,隨病情惡化,腸子可能嚴重狹窄、管而須開刀切腸,有些患者因反覆手術而導致「短腸症」。 王輝明表示,克隆氏症是嚴重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國內醫師對此病較陌生,病因不明,推測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遺傳基因、高脂高糖的西化飲食有關,治療上,現可透過藥物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生物製劑去年納入健保給付,需事前審查,用於傳統治療無效的中度至重度克隆氏症患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148396.shtml 腸胃炎病患增加 醫師:避吃生冷食物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2012.06.09 02:21 am
署立基隆醫院、基隆長庚醫院最近的腸胃炎門診病患,有增加情形,醫師提醒民眾注意食物衛生,避免吃生冷食物,且勤洗手。 基隆長庚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陳碩為表示,這陣子,腸胃炎的門診病患人數明顯增加,以他的門診,腸胃炎的患者平均約增2人。 署立基隆醫院腸胃科醫師江易雄說,他上周有113名腸胃炎門診病患,這個禮拜多了10人,增加的比例約1成。腸胃炎主要症狀為拉肚子、噁心、伴隨著發燒。 江易雄指出,腸胃炎病患增加,跟天氣炎熱,吃了不潔食物最多,此外,很多人從室外走到有冷氣開放的室內,也容易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陳碩為也說,腸胃炎大多是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作怪,除了吃了不潔食物外,有些家長照顧罹患腸病毒的孩子,稍不注意也會感染腸病毒,出現腹瀉、噁心等腸胃炎症狀。 2位腸胃科醫師提醒民眾要注意食物衛生,避免吃生冷的食物,記得勤洗手,尤其是飯前、排便後一定要洗手。 一旦出現腹瀉、噁心等腸胃炎症狀,用餐一定要清淡,最好是趕快就醫治療。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health1.htm 右眼近視遮左眼 學童度數飆升 自由時報101.6.9 文� 陳祐瑲 文文今年10歲,自從兩年前,右眼被檢查出100度「近視」,父母就焦急著想幫她治好視力問題,但又擔心眼科醫師建議的散瞳劑、戴眼鏡可能有副作用,剛好看到隔壁鄰居的小孩常貼著眼睛治療「弱視」,爸爸靈機一動就如法炮製。 爸爸錯誤貼眼治療弄巧成拙 文文的爸爸心想她的右眼因「近視」,視力比較弱,只要把文文的左眼貼起來就可以訓練右眼的視力。文文每天乖巧地接受父親的「貼眼治療」,過了一年,「近視」卻飆升到350度,媽媽發現不對勁帶女兒來眼科求診,經過醫師解釋才知道:把左眼貼起來會增加右眼的視力負擔,反而加重原本的「近視」病情。醫師請文文停止遮眼之後,「近視」的狀況才穩定不再增加。 近視與弱視的治療不同 別搞錯 遮眼常用於兒童「弱視」治療,當兩眼存在度數或視力差距時,可以遮眼「處罰」好的眼睛,增加弱眼的視覺發育。遮眼的要訣在於:應該遮住好的眼睛、用視力較差的眼睛來看東西,才會有療效。但「近視」眼的發生原因通常是眼睛使用太過疲勞,治療上應儘量放鬆,並減少近距離用眼,才能減少度數惡化,「近視」與「弱視」的治療不同,千萬不能搞錯! 像文文的爸爸自以為聰明讓孩子胡亂遮眼,反而製造了不必要的「近視」惡化及視差,他悔不當初地說:「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好好聽眼科醫師的話正確治療,就不會讓孩子走冤枉路,又傷了眼睛!」 若孩子有「近視」、「弱視」等問題,請帶給眼科醫師診治,切勿道聽途說,誤了孩子寶貝的視力。 (作者為新竹麗明眼科診所主治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9/today-health3.htm 保險套掉陰道 阿娜答可幫忙夾 自由時報101.6.9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 半夜三更做愛做的事,保險套卻掉在陰道內,新竹縣一名35歲熟女儘管害羞,但擔心陰道內的保險套「往上爬」進肚,顧不得凌晨4點,緊急奔赴湖口仁慈醫院掛急診求救。婦產科主任李俊卿說,國人的性行為雖然越來越開放,但性知識卻常停留在古早時代。他曾多次半夜被病人「挖」起來,幫擔憂害怕的女生夾出保險套或李子等水果。 不用趕急診 12小時內取出即可 他說,女性陰道長度平均約78公分,嘿咻時,如保險套或其他情趣用品不慎掉落,一般會沾黏在陰道口進去34公分處的陰道壁上,性伴侶只要把手洗乾淨,用2根手指頭伸入,輕輕一夾就可取出。 就算沒有立刻取出,也不會如民眾所擔心的,保險套會自己往肚子裡跑,只要12小時內就醫取出,就不致有感染的危險,狀況沒有緊急到要掛急診。 李俊卿提醒,自行取出當然需要「熟能生巧」的功力,才能避免對女生造成傷害。如果自行取出過程不順利,卡在陰道內的保險套等異物,頂多被推到陰道和子宮頸間的「後穹窿」就會被卡住,無法再「前進」,一樣不會跑到肚子裡去。 不過因為深度較深,當事人就要找醫師幫忙,婦科醫師很快就可處理好。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