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藥

鹿藥
    別名

    鹿藥別名

    九層樓、偏頭七、山糜子
    主治

    鹿藥主治

    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麻痺疼痛,癰腫瘡毒(急性化膿性感染性疾病),跌打損傷。
    功效與作用

    鹿藥功效與作用

    補腎壯陽,活血祛瘀,祛風止痛。
    用途分類

    鹿藥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陽藥)
    用法與用量

    鹿藥用法與用量

    內服:6~15克,煎湯;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加熱熨。
    禁忌

    鹿藥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或哺乳期間皆可適當食用。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鹿藥的基原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 Gray之乾燥根及根莖。

    鹿藥的英文名

    Root and Rhizome of Japanese False Solomonseal

    鹿藥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苦,性溫,歸腎經,歸肝經

    鹿藥的化學成分

    異鼠李素-3-O-半乳糖苷等。

    鹿藥的性狀

    根莖棕色~棕褐色稍扁結節狀,長6~15公分,直徑0.5~1公分,周圍密生多數鬚根。斷面粉性白色。氣微,味甜、微辛。

    鹿藥的藥用部位

    根及根莖。

    鹿藥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洗淨,新鮮使用或晒乾。以根莖粗壯、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

    鹿藥的產地

    生於林下蔭濕處或岩縫中。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