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參

竹節參
    別名

    竹節參別名

    竹節三七、竹節人參、蘿蔔七、蜈蚣七、甜七、土參、明七、土精、血參、野田七、羅漢三七、竹節七、人參蘆
    主治

    竹節參主治

    病後虛弱,勞嗽咳血,咳嗽痰多,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
    功效與作用

    竹節參功效與作用

    滋補強壯,散瘀止痛,止血祛痰,抗發炎,延緩衰老,降血糖。
    用途分類

    竹節參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氣藥)
    用法與用量

    竹節參用法與用量

    內服:3~10克,加水煎煮。
    禁忌

    竹節參使用禁忌

    無虛無瘀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竹節參的中藥方劑

    參蘆散

    竹節參的基原

    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竹節參Panax japonicus C.A. Mey.之乾燥根莖。

    竹節參的拉丁生藥名

    Panacis Japonici Rhizoma

    竹節參的英文名

    Japanese Ginseng

    竹節參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微苦,性溫,歸肝經,歸脾經,歸肺經

    竹節參的化學成分

    粗皂苷、少量β- 檀香烯、β-金合歡烯等揮發油。

    竹節參的性狀

    灰棕色或黃褐色竹鞭狀稍彎曲扁圓柱形,長5~22公分,直徑0.8~2.5公分。斷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淡黃色維管束點痕,排列成環。氣微香,味苦、微甜。

    竹節參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竹節參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挖取,分去肉質根,去除根莖外皮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竹節參的產地

    生於高山灌叢陰濕地或岩石溝澗旁。分布於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