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眼果

鳳眼果
    別名

    鳳眼果別名

    九層皮、七姐果、富貴子、紅皮果、羅晃子、蘋婆果、潘安果
    主治

    鳳眼果主治

    反胃吐食,蟲積腹痛,疝痛,小兒爛頭瘡。
    功效與作用

    鳳眼果功效與作用

    和胃消食,解毒殺蟲,強化腸道。
    用途分類

    鳳眼果用途分類

    消導藥
    用法與用量

    鳳眼果用法與用量

    內服:6~8枚,煎湯;或研末為散。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將藥材放入容器內隔火来加熱的方法)後調搽。
    禁忌

    鳳眼果使用禁忌

    脾虛便洩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不宜過量,避免對胎兒正常發育有所影響。

    鳳眼果的基原

    梧桐科(Sterculiaceae)植物蘋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之乾燥種子。

    鳳眼果的拉丁生藥名

    Nobilis Sterculia Seed

    鳳眼果的英文名

    Seed of Common Sterculia

    鳳眼果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歸胃經,歸大腸經,歸小腸經

    鳳眼果的化學成分

    富含維生素A。

    鳳眼果的性狀

    橢圓球形,黑褐色或暗栗色,直徑約1.5公分。氣微,味淡。

    鳳眼果的藥用部位

    乾燥種子。

    鳳眼果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採收成熟果實,剝取種子後晒乾。以種子個大,色均勻者為佳。

    鳳眼果的產地

    野生山坡林內或灌叢中,或栽培。產於廣東、廣西的南部、福建東南部、雲南南部、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