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黃

寄生黃
    別名

    寄生黃別名

    鹿仙草、見根生、地楊梅、土裡開花、鹿心草、紅菌、牛奶菌、雞心七、文王一支筆、接木懷胎、觀音蓮、借母懷胎、九子不離母、葛菌
    主治

    寄生黃主治

    肺熱咳嗽,脘腹疼痛,黃疸,痔瘡腫痛,跌打損傷,咳血,月經不調,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外傷出血,頭昏,遺精(精液自動流出體外)。
    功效與作用

    寄生黃功效與作用

    行氣健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補腎澀精,抗發炎。
    用途分類

    寄生黃用途分類

    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寄生黃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燉肉;或浸酒。外用:搗爛敷於患部;或研磨成末撒於患部敷。
    禁忌

    寄生黃使用禁忌

    非實熱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孕婦禁用。

    寄生黃的基原

    蛇菰科(Balanophoraceae)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之全草。

    寄生黃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Balanophora

    寄生黃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澀,性寒,歸肺經,歸胃經,歸肝經

    寄生黃的化學成分

    生物鹼、香豆素類。

    寄生黃的性狀

    根莖灰棕色或灰褐色稍彎曲扁圓柱形,密被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皮孔。斷面灰白色。花莖灰紅色,花序扁球形。氣微,味微苦。

    寄生黃的藥用部位

    全草。

    寄生黃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9~10月採收,晒乾或新鮮使用。

    寄生黃的產地

    生於海拔2300~3600公尺的針葉林或針闊葉混合林,多寄生於杜鵑花的根上。分布於西南、湖北、湖南、西藏、陝西。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